時事中文:塱原河上鄉

[2020.12.11] 發表
塱原被政府收回興建自然生態公園,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繼續於河上鄉推行保育計劃,並於計劃正式開始前提早今年初在河上鄉插秧,11月已第二次收割;圖為早前稻田收割情G。
由於過度捕獵,禾花雀2017年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評為「極度瀕危物種」;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自從2009年在塱原種植稻米後,本港錄得禾花雀數目增加,2014年有68隻,是近年最多。圖為禾花雀。
圖c
圖d
圖e

【明報專訊】■新聞事件

極瀕危「禾花雀」回來吧!

河上鄉接力種稻保育

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獲環保署轄下的鄉郊辦撥款約1156萬元,9月1日在塱原以北的河上鄉延續塱原保育計劃,與當地農民合作,種植各種傳統農作物,包括茨菰、馬蹄和稻米等,當中佔地0.8公頃的稻米田於11月發現極度瀕危的黃胸(俗稱禾花雀)出沒,兩團體均認為稻米田發揮了作用,為惇麭雲齒b冬季來港過境時提供補給和棲息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為期3年,管理模式與塱原相若,將融合農業、生態、文化、社區及教育的項目延續。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表示,河上鄉是塱原的一部分,活躍的農業和有效的管理能促進生態價值;現時塱原正在進行工程,寧靜的河上鄉成為生態緩衝區,擔當重要的保育角色。河上鄉項目繼續與當地農民合作,以生境管理保育雀鳥、兩棲類等,亦會推廣生態農業,舉辦教育活動等。

許淑君表示,維持多樣生境是管理河上鄉農地的重點工作,例如乾濕農地交替分佈,為不同習性的雀鳥提供棲息地,「農地分佈好似雜亂無章,但有效管理濕地正是需要這種亂中有序的排列」,河上鄉稻米田旁邊的農地闢作淺水池塘,只有小量西洋菜,該種生境適合黑翅長腳鷸、反嘴鷸等雀鳥棲息;至於其他農田會種植蓮花、茨菰、馬蹄和西洋菜等。

自塱原在2009年種植稻米後,每年都穩定地錄得禾花雀到訪,2014年目測到68隻的最高紀錄,而恢復種植水稻成為近年塱原項目的重點工作;至於河上鄉約0.8公頃農田種植了稻米,收割與不收割的米田各佔一半,當中不收割的稻田在冬季會留下穀物,為惇麭雲鴃B常在田間出沒的鶺鴒及斑文鳥提供糧食。

資料來源:明報

■閱讀理解

1. 根據上文,判斷以下的句子是否正確。

A. 河上鄉農地以乾濕農地交替分佈。    ○正確 ○錯誤

B. 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預料於2025年結束。  ○正確 ○錯誤

2. 為何河上鄉有一半的稻米田不收割?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你有參加過「濕地體驗」活動嗎?你學到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詞語解碼

塱原濕地

塱原位於新界北部,面積約50公頃,是本港現存最大片、最完整的淡水濕地,被環保團體喻為「米埔第二」。這片淡水濕地由400多塊農地連接組成,包括西洋菜田、通菜田、魚塘及農田間的水溝等濕地生境,當中同時間夾雜旱田、荒田等非濕地生境。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自2005年起在塱原濕地推行生境管理計劃,以合作協議形式開展生境管理保育工作,因2019年政府收回塱原濕地興建自然生態公園,故計劃於2020年8月完結。政府將當中面積約37公頃的濕地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預料工程將於2022年完成。

禾花雀

禾花雀本名為黃胸情A是採搌漱@種,全身以黃色為主。每逢秋季牠們會從西伯利亞飛到較和暖的東南亞地區越冬,途經中國和香港。2017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俗稱「禾花雀」的黃胸悼恁u瀕危」調升至「極度瀕危」級別,意味其野生種群有九成機率於短時間面臨滅絕,處境比「易危」的大熊貓更嚴峻。香港觀鳥會主席劉偉民2017年12月表示,稻田減少令禾花雀遷徙時停留的補給點愈來愈少,加上內地大量捕捉禾花雀作野味食用,令其成為「極度瀕危」的動物,觀鳥會將2018年訂為「國際禾花雀關注年」,呼籲各地承諾「不吃禾花雀」。

■知多點

古代保育觀

自私的人類為了生活便利而破壞大自然,因此保育愈來愈重要,我們要學懂與大自然和平相處。古人亦教曉我們要愛護大自然,《論語?述而》記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只會釣魚而不會撒網捕魚,也不會用箭射殺歇息的鳥。他教人不要趕盡殺絕,過分捕殺,要適可而止,體現了對大自然的仁愛和保護生態意識。

古時設立不同規矩維持生態平衡,例如「數罟不入洿池」(不在深池拖網捕魚)、「斧斤以時入山林」(設立禁伐期),《逸周書》記載周公姬旦勸周武王:「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規定夏天不要打魚,讓水中生物得以成長繁衍。宋代《淮海集》則指出,「焚林而畋,明年無獸;竭澤而魚,明年無魚」,焚狺s林以獵取野獸,掏乾水塘捉魚,取盡所有,野獸和魚全殺光光,會導致日後再無收穫。人類與大自然共存,保護環境,人類才有資源取用,可見古人早已深明保育的重要呢!

■望圖生義(圖c)

_ _ _ 息

■小遊戲1

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優秀的禽鳥會選擇理想的樹木作為棲息之地,(圖d)有兩棵樹,試用線將雀鳥分派到合適的樹木。

■小遊戲2

河上鄉劃分了幾塊田,種植各種農作物,每個區域都會組成一個成語,試為農夫管理農田,將單字組成3個成語。(圖e)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50期]

更多教育
人生教練:工匠祖師 魯班
【明報專訊】魯班出生於魯國一個工匠家庭,從小跟隨家人參與各種建築工程。他長大後到楚國擔任工匠,協助楚王製造兵器。魯班發明不少木工工具,木鋸是... 詳情
【明報專訊】■文:麥曉帆 小佑每月的零用錢有1200元,足夠他日常所需。每個月除去周末和假日約有20天,所以每天小佑約有60元可用。每... 詳情
文從字順:教與學
【明報專訊】文:袁兆昌(香港作家、編輯、寫作班導師,在媒體與教科書之間游走,著有《超凡學生》等。電郵mynamis@gmail.com)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