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圖說:美孚式優雅

[2021.03.03] 發表
天台精舍一覽九華徑及美孚景色。
小橋、流水、人家,看來不像香港景象吧?
村內九曲十三彎,遊人每走幾步也會驚歎自己像旅遊。
這條石柱看來是以前遺留下來的建築物,估計昔日堶惇O商店或藥局。
美孚新h第四期的飛馬廣場,是住宅其中的標誌。
美孚新h在1960年代建成,共有99座,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
住宅平台有不少人打羽毛球、玩滑板,充分體現公共空間的運用。

【明報專訊】早前新冠病毒疫情稍緩,人們多了跟友人「落區」,有機會多看看香港不同地區的面貌。「我真係好鍾意香港」不應只是口號,好好認識成長之地的一景一物,也是對此城「愛的體現」。2020年美孚因區內收地和清拆問題,頻頻上新聞。美孚是有名的中產社區,何來收地問題?不如來實地考察一下。

單復〈剪徑作營盤——九華徑追憶〉

(節錄)

我這婸〞滿u九華徑」,廣東人說出來,諧音就變成了「狗爬徑」。把一個本來很雅緻的村名,變得粗俗了。但我卻喜歡這粗俗,我當年為《星島日報》等報副刊寫的隨筆,副標題就叫「狗爬徑隨筆」……我們這一家「三口子」,生活很有規律。上午端木和我各自伏案爬格子,看書,方成作畫,看報,各幹各的,互不干擾。午飯後,收拾停當,各就各位往H上一躺,睡個神仙覺。一覺醒來,迎來了一天堛熄尷鰹伅﹛C那正是盛夏艷陽天,三人換上游泳衣,赤虒}奔向海灘,不必花錢進了游泳場,到處都能下海。

300年歷史 猶如桃花源

九華徑原名為「狗爬徑」,因地點位於山上,山路極為陡斜,相傳村民回家時猶如小狗攀山一樣而得名;後來村民有感地名不雅,故更名為「九華徑」。此村有逾300年歷史,分為舊村與新村,前者可追溯至清代康熙撤銷了遷海令後,曾氏客家族群遷居過來,是新界原居民村落;新村則是1950年代港府為了解決難民問題而建成。位於九華徑舊村22號的曾氏祖屋,更為三級歷史建築。

村落建於山野之間,遊人遊歷時會有種時光倒流之感,猶如走進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村民大多上了年紀,路口士多張貼了多年前的廣告海報,海報上印1970、80年代流行的字體。沿路走入村子,小徑九曲十三彎,寮屋村設計大多保留舊時代的模樣,另有別致的小橋橫跨村屋,流水潺潺,是城市中難得一見的寧靜美景。

建築文物專家陳天權曾撰文指出,九華徑村內留存不少建於1920、30年代的西式樓房。事緣早年有許多年輕村民投身海員工作,航線遍及歐美,有機會接觸西方文化。部分人回港發展,花積蓄建屋時加入西式建築元素,房子刻有精緻浮雕,以示衣錦還鄉。

名人產地

不少名人曾在九華徑村居住,如國畫大師黃永玉、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作家端木蕻良及妻子蕭紅、樓適夷、詩人臧克家等。這條原以務農為主的客家村,成為逃亡共產黨和國民黨人的避難居所。內地漫畫家方成曾與端木蕻良、單復於九華徑村合租房子,他形容該處是「世外桃源」;單復曾在報章撰寫專欄〈狗爬徑隨筆〉,寫在村子內創作的散文、隨筆、感想,是他獲得最多稿費的來源。黃永玉亦曾居於九華徑的板間房,稱讚房子為「破落美麗的天堂」,是他們的靈感之地。

沿荍齯獐o置舊校直行,經過球場,抬頭便見擁有60多年歷史的「天台精舍」。精舍位置偏僻,但裝潢和建築用色有舊日香港禪廟之感,非常雅致。2021年想清空煩擾,未必需要遠走他鄉,來一趟城市遊蹤,甚或在精舍打坐冥想,也許是解憂的好辦法。

胡燕青〈Glee Path〉(節錄)

海鮮檔賣完了桶蠔

人依舊蹚水來問

五金店繡色的咳嗽

噴向路旁的的士

這邊有廁所和燒臘

並午飯的司機

運送需時,麵包的香

衝不破濃重的腥臊

粵滬口音堙A大家都說多多好

聖安娜,你會不會起錯了洋名字?

港人拼搏象徵 多處有公共藝術品

本地作家胡燕青曾寫新詩〈Glee Path〉,Glee Path即吉利徑,是美孚新h最平民的小街。胡燕青以詩作紀念近兩年吉利徑相繼結業的地道店舖。美孚新h在1968年相繼落成,共有99座20層高的住宅大廈,是當時世界最大的私人樓宇發展項目。此地原為油庫,後成為中產社區,也是香港人為爬升階級而拼搏的象徵。

細心漫步於美孚新h,各期的平台花園均由名家修飾,並置有公共藝術品,如第二期豐年台設有青銅與不鏽鋼製成、安置於水池中的十二生肖雕塑圓球,夜間射燈映照,好不雅致;第五期的寶鼎台有個銅製中國古鼎、第四期飛馬廣場有以不鏽鋼管製成的飛馬塑像等。負責此建築項目的王董建築師事務所,也因而聲名大噪。

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美孚新h是本地首個「自給自足」的住宅社區,高架的平台緊密連接茷峟b內的住所、商店、休憩設施、公共空間等。1960和70年代建築師清晰地將該社區分隔成人、車、道路、廣場空間,休憩兒童活動空間設於平台上,三層平台則為停車場或商業活動場所。這種平台式分隔建築,令美孚新h具私人住處的感覺,方便住戶起居生活。

美孚新h的建築風格,亦受現代主義影響,大量的住宅同時興建,既是因為政府極為充足的融資,亦是對緊急房屋需求之回應。有份參與美孚新h建設計劃的建築師何承天曾表示,當時政府和發展商在收地和發展中互相合作,但在今日的政治氣候中,難以再有這類型的合作。

香港建築學會出版的《筆生建築》編輯姚展鵬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有不少意念嶄新的建築,但縱然我們天天使用,卻沒有想過背後不少人出心出力。他認為,上一輩建築師有較大發揮空間,如曾任房屋署長的廖本懷設計華富h時具人性化,鄔勵德針對公共空間的理念,值得人們深思。

■歷史中的美孚

美孚新h昔日是油庫和荔灣泳棚,當時荔枝角灣主要用於康樂用途,至1980年代因填海工程消失。美孚新h不少住宅當時可看到海景,附近的荔枝角大橋也是香港首條跨海大橋。美孚內的九華徑新村為市區僅存寮屋區之一,鄰近昔日荔園遊樂場,荔園擁有人、已故商人邱德根的家族於該處持有不少土地。2020年,區內出現收地和清拆問題,寮屋居民是否需要遷出仍然是未知之數。

文:袁志敏

圖:袁志敏、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494期]

更多教育
第一印象:櫻花
【明報專訊】//怎樣認識/ 每逢春天, 社交媒體都會出現大量賞櫻的照片 //第一印象/ 非常漂亮,漫天花瓣, ... 詳情
古文食堂:蟹與夢
【明報專訊】■原文 王吉夜夢一蟛蜞【1】在都亭【2】,作人語曰:「我翌日當舍【3】此。」吉覺之,使人於都亭候之。司馬長卿【4】至,吉曰... 詳情
人物例子庫:在我內心,這一切都是相連的:自然的力量、鋼琴、我的身體。
【明報專訊】2017年上映的紀錄片《d本龍一:CODA》,開場時電影配樂大師d本龍一置身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後的災難現場,彈奏經海嘯侵襲... 詳情
文字定格:記憶的錯序
【明報專訊】天逐漸轉黑,城市燈火也漸次亮起。燈飾沒有以往般使人目眩,行人如螻蟻,濕濡的街道,張看汽車駛去,光軌錯綜複雜。在意識還沒有成形,黑... 詳情
校園尺牘:邀嘉賓來校演講請批
【明報專訊】■字詞錦囊 功不可沒 功勞極大而不可抹滅 醍醐灌頂 喻聽了高見使人得到很大啟發 聲教 聲威教化 卓...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