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兩地一檢」可行?

[2021.11.01] 發表
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連接珠海和澳門的青茂口岸(圖)於2021年9月8日正式啟用,啟用首日便特意來體驗新口岸的澳門居民許女士說,「算上走路的時間,(過關)也就五六分鐘。」(中新社)
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實施一地兩檢,在香港境內劃「內地口岸區」(圖)、實施內地法律。(中新社)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特首林鄭月娥2021年9月8日出席立法會質詢時,表示前海擴區後與新界西北部只有一灣之隔,需思考香港北部的發展如何把握前海作為現代服務業樞紐帶來的機遇,而基建的聯繫是重要一環。她亦稱,陸路口岸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非常重要,要考慮如何方便人流及物流。

皇崗擬兩地合作查驗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已開始重建工程的皇崗口岸,港方邊檢設施會搬到深圳,計劃屆時首次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做法或參考澳門和珠海之間部分口岸的通關模式,只需用入境方的證件就可通關,例如港人北上到內地時,只需用回鄉證和按指模、過一道閘機就可抵達內地範圍,回港時則只需香港身分證過關。至於當中是否涉及兩地政府交換旅客個人資料,消息人士稱明白市民關注個人資料,當局會小心處理。

深圳當局早於2019年已研究在重建後的皇崗口岸「兩地一檢」,建議以一張證件加入過關者在兩地的兩套個人資料,將「兩檢」合併在同一地點進行,以提升通關效率。2019年5月出席研討會的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表示,據他了解深圳提出「兩地一檢」是為提升通關效率,初步建議「一證兩邊走」,無提及兩地一檢是在內地或香港口岸實施,他已即時向內地提出一張證件共用兩套個人資料並不可行,會有法律問題。

學者憂兩地一檢違《基本法》

廣州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艷華建議借鏡歐盟,通過循序漸進方式鼓勵粵港澳三地互補開放邊境信息系統,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明確獲取信息權限、條件及時效,通過粵港澳三地海關系統相互連接,分享三地部分通關數據。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指出,無論「兩地一檢」在內地或香港口岸實施,均違反《基本法》,除非當局在未來的皇崗口岸採用現時深圳灣口岸的方法,將內地口岸的地方租予香港,問題則不會太大。他說,若在香港境內實施,將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在港行使內地法律,會違反《基本法》,破壞一國兩制;如果在內地實施,香港入境處職員則要到內地工作,亦是違反《基本法》。——綜合《明報》報道

.部分出入境管制站離港港人人次(萬)(表)

˙主要相關課題:「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

◆法例知多少

Q:香港居民有出入境限制措施嗎?

A:《基本法》第31條列明香港居民有移居其他國家和地區、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有效旅行證件的持有人,除非受到法律制止,否則可自由離開香港,毋須特別批准。

Q:港府可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締結免簽證協議嗎?

A:《基本法》第155條列明「中央人民政府協助或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各國或各地區締結互免簽證協議」。根據入境事務處網頁,目前有168個國家和地區給予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安排。

●模擬試題

(1) 根據資料,以下哪些為正確描述? (1分)

(1)回鄉證由入境事務處簽發

(2)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者須為中國公民

(3)持有效旅行證件的香港居民除遭到法律制止外,離開香港毋須獲特別批准

A. 只有(1)

B. 只有(2)

C. (1)、(3)

D. (2)、(3)

(2) 下列哪一項身分證明文件/旅行證件可供中國籍的香港永久居民用於進入內地關口?(1分)

A. 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B. 回鄉證

C. 特區護照

D.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3a) 根據資料,指出社會對皇崗口岸擬實施「兩地一檢」的疑慮。(2分)

(3b)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就釋除該疑慮提出建議。(3分)

(4) 「改善出入境安排可有效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所提供的資料如何支持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6分)

[智學公民 第8期]

更多教育
你識唔識:施政報告提出重組政府架構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任期餘下約8個月,2021年10月6日她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為下屆政府重組訂出方向。以下新聞大事,你識唔識... 詳情
【明報專訊】(1) 為打擊避稅港,136個國家及地區於10月8日達成被視為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企業稅改革協議,將最低企業稅率定為多少? A... 詳情
【明報專訊】歡迎全港中小學生參加 ■第三回合比賽 日期:2021年11月1日至11月19日 參加辦法: 以個人電郵於... 詳情
大開眼界:(COP)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明報專訊】全球暖化問題愈受國際關注,為改善氣候變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國自1995年起每年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商討策略並... 詳情
圖看議題:香港文創產業
【明報專訊】香港的文化及創意產業(文創產業)包括藝術、設計、娛樂、電競及多媒體等。文創產業在2017年為香港帶來1118億元的經濟增加價值(...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