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沒報稅多年沒領福利 領回福利金夠購買柏文首期
學者指逾一成加人不報稅 年失福利總額近20億

[2022.12.17] 發表
加拿大稅務局。

稅局每年幫60萬低收入者報稅 了解領福利情況

【明報專訊】加拿大作為福利完備的國家,基層民眾能享受到相當多的福利項目,但要領取這些福利金,前提條件是要按時報稅。一些未有滿足這一條件的加拿大人,未能領取到的福利金累積下來多達數萬元。

一家致力於向低收入人群傳授金融知識的非營利組織「加國繁榮」(Prosper Canada)發現,許多加拿大人因為沒有報稅,政府對他們停止發放福利已有多年。

有未報稅者應領福利達數萬元

該機構的首席執行官穆赫蘭(Elizabeth Mulholland)表示,她的組織與其他社區伙伴合作,提供金融服務和「掃盲」項目,包括幫助那些無法報稅的加拿大人向稅局報稅。在這一過程中,發現有的人應領取的福利金多達數萬元。

她表示,有一個家庭在該組織幫助下領到多年沒領的福利金,竟然湊足了購買一個柏文單位的首期款。

加拿大民眾報稅之後,才能獲得福利金,還有聯邦政府提供的其它福利,包括最近增加的「加拿大住房福利」(Canada Housing Benefit),以及暫時將貨勞稅(GST)稅收抵免增加一倍。

而納稅人申訴專員布瓦羅(Francois Boileau)在本周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中指出,一些弱勢的加拿大人因為沒有報稅而沒有收到福利。他計劃向稅務局提供建議以解決這一問題。

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管理學副教授羅布森(Jennifer Robson)在202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稱,約有10%至12%的加拿大人不報稅。研究人員估計,2015年處於工作年齡的未報稅民眾損失福利總額約為17億元。

羅布森表示,迄今為止都沒有研究能夠良好且充分地解釋為何有那麼多人不報稅,尤其是報稅之後就有錢拿,但偏偏還是有人不報稅。

據羅布森研究,不報稅的人更有可能是年輕單身男性。同時,盡管所有收入階層都有不報稅的人,但主要還是集中在低收入階層。

穆赫蘭根據自己與那些沒有報稅的低收入者打交道的經驗,她發現不報稅的原因包括語言障礙、認知問題,甚至只是缺乏相關意識等等。

2015年,新當選的總理杜魯多在給國家稅收部長的授權信中要求,稅務局(CRA)應積極接觸那些有權享受稅收優惠,但卻沒有真正享受到的加拿大人,應主動為一些加拿大人完成納稅申報單,尤其是那些收入較低的人。

CRA的發言人表示,該機構每年免費幫助60多萬低收入人群報稅,同時該機構還與加拿大統計局合作,以更好地了解福利的領取情況。

穆赫蘭說,她希望看到聯邦和省級政府部門和機構以及社區團體之間,有更多的協調,以幫助那些因為不報稅而錯過福利的加拿大人。

更多要聞一
醫生電話視像診治費用被削導致服務減少急症室添壓力
【明報專訊】為了方便患者,許多醫院和家庭醫生開設了電話/視像診斷服務,許多醫生也表示此舉是急診室的重要替代選擇,但這同時也可能給不堪重負的安... 詳情
省府計劃恢復執業準備評估 容海外培訓醫生受監督工作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計劃恢復「執業準備評估」(Practice Ready Assessment)計劃,允許在海外接受培訓但尚未獲得加拿大執... 詳情
7-Eleven安省開設50分店開闢用餐區 客人可進食飲酒
【明報專訊】總部位於美國達拉斯的連鎖便利店7-Eleven將在安省境內,逐步開設50間分店,提供啤酒、葡萄酒等酒類的消費服務。 位於安... 詳情
今年流感主要為H3N2 重症較多 體弱長者易染重症 應速打疫苗
【明報專訊】流感病毒在經過前兩年新冠疫情期間的相對沉寂後,今年「強勢回歸」,特別是導致兒童感染病案大幅上升,以下是多位醫療專家對今年流感季特... 詳情
新牙保計劃已惠及10萬兒童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周五表示,自本月初起實施的加拿大牙科福利(Canada Dental Benefit)已達到一個新里程碑,10萬名加拿大...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