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收地 60年教會留不低
【明報專訊】「縱然我們知道地方即將被拆去,但我們深信主篞|帶我們去一個更美好、更能傳福音的地方。」政府為發展北部都會區,正於古洞北及粉嶺北收地。扎根古洞逾60年、社區內唯一教會的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靈合堂(下稱靈合堂)面臨清拆,昨日或是教友最後一次在此地聚首禱告,盡訴不捨之情。有牧師表示,教會遷出限期及補償安排未明,冀政府盡早發出明確指示及協助另覓新址。
發展局早前延長對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受影響住戶的遷出期限至本月或11月,靈合堂這座藍白色建築便屬古洞北餘下發展階段範圍。清拆命運難逃,教會昨日舉行主日崇拜,有數十名教友出席,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牧師、靈合堂主任陸振耀等人帶領教友頌唱詩歌、低頭默禱。陸於崇拜後受訪,直言今次或是教會最後一次與教友相聚。
遷期未明 牧師:政府未充分溝通
陸振耀續說,教會願意配合政府發展決定,因日後或能向更多人傳道,但目前政府仍未就搬遷安排與教會充分溝通,包括到目前仍未就遷出日期收到明確指示。他說教會目前收到政府共約1200萬賠償及40萬現金特惠補償方案,惟資金只可購買小型單位,難以容納百多名教友參與崇拜,已反對有關方案。
至於會否向政府申請土地供搬遷,陸稱教會近年已分別向發展局及地政總署申請位於粉嶺銘賢路及上水大頭嶺兩幅地,但政府未答覆,因此對教會未來去向依然未明感到不安。
銀髮信徒憂古洞教友安置不同地方 各散東西
除了舉行崇拜,教會昨日特意準備紙筆,邀請教友向政府就古洞收地問題撰寫請願信。一出生便居於古洞的73歲長者陳冬娣憶述,因祖父為信義會執事的關係,她6歲成為首批信義會的受洗教友,見證靈合堂興建與變化。她說,年輕時丈夫因癌症離世,自己要獨力耕作掙錢養活4個子女,教會當年成為支撐心靈的重要角色。
被問到會否擔心日後居住問題,陳冬娣抱荂u煮到埋蟈N食」的態度安然面對,認為仍有子女作後盾;反而教會搬遷讓她最不捨,形容教友之間互相陪伴茼赤齱A「佢睇住我大,我睇住佢]結婚、生仔」,擔心居住古洞的教友將被安置到不同地方,各散東西,難以聯繫感情。
83歲陳太在古洞悅和醬園附近居住逾60年,同樣面臨搬遷。合資格領取安置補償的她,去年向政府表示願意接受現金特惠補償,地政總署已到住所度尺。她已向政府遞交所需文件,但暫未有收到遷出日期及收款安排的通知。陳希望政府盡快安置教會及附近居民,「唔好拖住鰜蛂A一係唔好收,收就快雥q我]走」。
17歲粉嶺居民Angel於7歲時經家人引導下成為教友。她形容靈合堂除能讓她脫離都市的繁囂,教堂內具歷史的設備更有種獨特情懷,即使教友日後可在市區重聚,感覺或已不同。
發展局:了解教會申請短租北區用地
發展局昨日回覆本報表示,靈合堂所獲補償是根據補償機制處理,當中包括徵地賠償及給予佔用者的特惠補償,後者會考慮佔用者業務種類和受影響構築物的面積等因素。局方又稱一直與靈合堂就另覓會址保持溝通,並了解他們正就一幅位於北區的用地申請短期租約,當局會繼續提供可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