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津貼下月完 基層冀續 房局說不
【明報專訊】現金津貼試行計劃下月底結束。社協調查發現,受訪基層主要擔心屆時若仍未獲派公屋,需節衣縮食、減低子女學習開支等,另有95.8%受訪基層認為政府應篩選個別住戶,例如環境惡劣茤苳寣A向他們續派津貼,而非「一刀切」取消。社協建議政府延續計劃最少一年。
社協調查 九成基層冀篩選續派
現金津貼2021年推出,派發予輪候公屋滿3年、無領取綜援的一般申請者,金額介乎1300至3900元。截至今年2月底約有11萬宗申請獲批,累計發放55.6億元。房屋局回覆本報表示,基於審慎運用公共財政資源原則,無意延續有關計劃;政府正推展各項措施幫助輪候公屋者,包括陸續落成的公屋、過渡房屋和簡約公屋,亦致力打擊濫用公屋。
社協本月以網上問卷訪問330個非綜援家庭與非公屋戶,其中145名受訪者正領取現金津貼。領取者有74.5%認為津貼極度有助紓緩租金負擔,67.6%認為極度有助減輕精神壓力。
工傷辭職 單親母料需返職場
單親母親阿娟育有一雙子女,兒子是應屆文憑試(DSE)考生,女兒去年起工作,月入約1.3萬元。阿娟一家三口輪候公屋近5年,現居約200平方呎茤苤A月租約6500元,去年起獲派2700元津貼。她說現金津貼能補貼租金與電費,「開冷氣可以開長齱v,原本因手腳勞損、已於本月中辭職,惟有關計劃即將結束,兒子亦準備升讀大專院校,難單靠女兒收入應付開支,她需重返職場,希望政府繼續發放津貼減輕負擔。
施麗珊:有受訪者稱擬申綜援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形容現金津貼屬德政,但過去半年接獲不少就業問題的求助個案,部分問卷受訪者稱若停止發放,將考慮申請綜援,「如果(政府)鶷{金津貼慳到錢,但係社會福利署要開多筆錢出薄A政府真係要計麉Y咪減到財赤呢?」,建議政府思考結束現金津貼後對公共財政與民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