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參院今選舉 成石破茂背水戰
小泉進次郎遏米價難救亡 「外國人」爭議搶風頭
日本周日(20日)舉行國會參議院選舉,被視為現任首相石破茂保住政權的「背水一戰」。執政自民、公明兩黨聯盟以守住參院總議席過半為目標,惟選前多個最新民調顯示難以做到,意味?石破接任自民黨總裁兼首相後連折三陣,預期將面臨黨內逼宮,引發日本政局動盪。過去一年的「令和米騷動」在新任農林水產相小泉進次郎的新政策下暫告緩和,但不足以重振自民黨選情,選前最後3周更有規管居日外籍人士的「外國人政策」迅速冒升為熱門選舉議題,令高舉「日本人優先」的極右民粹參政黨選情看漲,此消彼長下自民黨形勢更見不利。
今屆參院選改選全部248席中的124席,另加1個地區議席補選,自公聯盟在非改選議席中佔75席,如要維持總議席過半,將須取得最少50席。惟日本放送協會(NHK)上周一民調顯示,自民黨支持度跌至2012年12月重奪政權以來最低的24%,時事通訊社上周四民調也指石破內閣支持度跌至新低的20.8%,不支持度則是新高的55%。
綜合不同日媒推算,自公聯盟可能只取得40席上下,其餘反對黨大多可維持現有席數甚至有所進帳,其中現僅有非改選1席的參政黨有望斬獲20席。
自公聯盟難保過半 參政黨有望斬獲20席
經濟繼續是日本選民關注的議題,面對通脹升溫,自公聯盟主張發放現金,堅拒通過調整現有消費稅率解決問題,與多個在野黨主張相反。與此同時,米價尤其受注目。原農相江藤拓5月失言下台後,石破安排人氣高企的小泉進次郎接任,後者迅速推行跟超市等大型企業直接簽訂合約付運的改革,促成米價至少暫時回落。惟應對「令和米騷動」得力,似乎只抬升小泉本人的支持度,對自民黨選情未見有太大幫助。
《東京新聞》本月12日社論分析,「令和米騷動」的根本原因在於自民黨的大米減產等農業政策長期失敗,當前自民黨為防漁農組織的鐵票流失,大米改革政綱相對聚焦長期增產,至於在野黨大多更?力於給農戶更多直接補貼。
47%日人認為需「加強針對外國人措施」
來到選前最後數周,「外國人政策」突然成為輿情焦點。日本各大社交媒體本月初起大量湧現針對外國人的帖文,其中社交平台X有關「外國人」的帖文數量在參議院選舉的9大關鍵詞中一度進佔第2位,僅次於「消費稅」,其內容包括留日外國人「濫用福利」等謬誤指控。
朝日電視台近日民調顯示,47%日本民眾認為「有必要加強針對外國人措施」。朝野各黨亦盡力以外國人對策拉票,石破政府上周二在首相官邸緊急設立「外國人共生推進室」應對,但成效受質疑。這波爭議的潛在最大受惠者是主打「日本人優先」的參政黨,其黨魁神谷宗幣形容大幅收緊對外國人規管是「驅趕惡鬼」,雖惹來反對者「排外主義」、「納粹黨」等抨擊,但無阻NHK最新民調顯示參政黨支持度以5.9%進佔第3位。
石破茂面臨三連敗 難逃黨內逼宮
石破茂本人支持度愈來愈低,其政府也未能就關稅風波跟美國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難以重振自民黨選情。這意味?他即將面臨去年9月接任黨總裁後的第3場主要選戰落敗,此前兩場即去年10月的眾議院大選未能過半,以及上月底東京都議會選舉失去最大黨地位。
日媒普通認為,參議院選舉落敗後,石破將面臨黨內逼宮,很可能要下台,屆時自民黨新總裁將須決定要拉攏其他政黨加入執政聯盟,還是要在秋季提前舉行眾院大選。
(共同社/NHK/東京新聞/朝日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