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滬讀DSE矢志港大 「高才」斥逼轉校「不人性」 尚海龍:有來港叩門60多次無果 盼政府助入學

[2025.08.01] 發表

【明報專訊】政府更新受養人申請資助專上課程資格,規定2027/28學年起申請者須居港至少一年,2028/29年起要兩年。有內地「高才」的兒子現於上海讀中學文憑試(DSE)課程,下學年升中五,原目標升讀港大。新政出爐下,意味兒子最遲明年要轉到港校,其母親向本報斥新修訂「太不人性」,打亂兒子升學計劃,稱若早知有居港限制便不會讓兒子讀DSE;有議員引述專才家長稱,安排子女入讀港高中有難度,盼政府加推措施助受養子女入學。

原擬以「本地生」爭大學 「更有把握升名校」

來自上海的馮女士兩年前經高才通來港開公司,不時滬港兩邊走,其丈夫長居上海照顧16歲兒子,兒子現於當地中學讀DSE課程,下學年升中五。回想兒子前年準備升高中時,馮女士考慮到他有受養人簽證,可以「本地生」身分競爭香港1.5萬個大學資助學額,「更有把握升讀名牌大學」,遂讓兒子選讀DSE課程,劍指港大工程系。

她說不讓兒子來港讀高中,一來是語言不通,「英語亦不夠香港學生(好)」,二來是想兒子留在親友身邊,兒子原定2027/28學年升大學,新策下他要申請資助學額便須居港至少一年,意味中六或以前要轉校來港。

馮女士認為新政策是「強迫」兒子立即轉校,「過渡了什麼?對孩子公平嗎?」更說「如果一開始便知道,我未必會讓兒子讀DSE……DSE那麼『小眾』!」她說學費非考慮因素,只望兒子有把握地升讀名校,形容新規定「太不人性」,正考慮讓他到海外升學。

議員:或釀湧港潮 津中議會料學額夠

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認為,新政策或釀成內地受養子女「湧港潮」,希望政府對這批學生有足夠支援。他說既然政府規定受養學生來港居住或就讀,就有「義務」確保他們的學籍,稱現時受養子女來港升讀高中有難度,曾聞有專才子女來港升中五,「叩門」60多次也未成功,建議當局定時公布每間學校的插班名額,讓專才家庭有更多預算。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說,難預測新措施對人才子女輸入的影響,稱不排除有個別學校因名氣好,插班競爭較大,但認為香港學校多,學額仍足夠應付人才子女增加。她提醒專才家長如想子女入讀心儀學校,應提早來港準備。

更多要聞
13年兩度研訊 箍頸案再裁非法被殺 陪審團倡警車裝收音CCTV 鄧炳強:做法非常爭議
【明報專訊】的士司機陳輝旺2012年遭警員箍頸,癱瘓近一個月後不治。死因庭早於2018年首次研訊,當年陪審團裁斷事主死於非法被殺。涉事警員林... 詳情
家屬促重啟刑事調查 稱關乎公眾信任
【明報專訊】事主陳輝旺的兩名女兒昨日到庭旁聽。當陪審員宣讀裁決後,家屬不禁飲泣,代表家屬的資深大律師蘇朗年亦雙眼通紅,以手巾拭淚。休庭後,家... 詳情
律師:律政司多會促警跟進「非法被殺」 無追溯時限
【明報專訊】翻查資料,過去亦有涉及警員作為的死因聆訊案件,有事主亦被裁定死於非法被殺(見表2)。律師林正文表示,當死因庭裁定個案非法被殺後,... 詳情
【明報專訊】2018年死因庭首次聆訊本案,時任死因裁判官嚴舜儀引導陪審團時稱,根據警員及警司證供,林偉榮向事主箍頸的行為是危險及非法,並無爭... 詳情
GDP次季增3.1%勝預期 私人消費回升 樓穩股旺「搶出口」提振 分析:復蘇傾側金融科技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預先估計數字,第二季GDP按年上升3.1%,高於市場預期的2.8%,亦較第一季的3%加快...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