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全運千款特許紀念品成商機
【明報專訊】想到吉祥物,只知道毛公仔?距離第15屆全運會開幕還有82天,廣東賽區執委會早前召開市場開發推介活動,展出逾千款全運及殘特奧運特許商品,當中涵蓋服裝、茶具、卡牌、拼圖等多個品種。有特許供應商表示,過去多次參與大型賽事活動,希望藉全運熱度獲得樂觀營收。
明報記者 林迎
第15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12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9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市場開發推介活動「全運暖企 全運助企」上月底在廣州舉行,向22家特許生產企業和34家特許零售企業授牌。據主辦方統計,截至6月30日已累計發放特許商品防偽標籤逾100萬枚,覆蓋11大品類共518個品種,商品貨值逾7940萬元(人民幣,下同)。
曾參與多項大賽 供應商看好營收
大會還公布市場開發計劃,共分為合作伙伴、贊助商、獨家供應商、供應商及支持企業五大層級,每級對應相應企業權益,包括標誌和稱謂使用、廣告設置、賽事冠名、火炬傳遞等。此次參與特許經營有不少北京企業,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辛丹國對本報說,公司競標大型賽事特許經營權經驗豐富,過去曾參與北京冬奧、哈爾濱亞冬會,營收分別達到5000萬和1300萬元,「相當不錯,所以我們也看好這屆全運會」。
「之前特首李家超拿荍畯怐熔ㄚ~發了社交媒體(帖文),所以賣得不錯,限量是2025套,賣完就沒有了。」廣東金聯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業務員王曉婷說,該公司旗下有100多款特許商品,目前最受歡迎的是「三國醒獅」版吉祥物盲盒。她表示,競爭最激烈的是毛絨玩具,共有7間特許經營商,所以會盡力設計出多種款式。
現時深圳及廣州多處已開設官方特許商店,方便市民購買全運紀念品,如深圳的中心書城、廣州的正佳廣場;香港首間特許店亦已在西九龍高鐵站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