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穗集群「創新指數」全球居首
孫東:灣區獲認可 主辦方:港頂尖大學多論文盛
【明報專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昨發布《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二的「深圳-香港-廣州」集群今年榮登榜首,其專利申請量達11.7萬個、發表逾19.3萬篇科學論文、風險資本交易量達6916宗。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表示,排名充分體現大灣區創新能力被全球高度認可,政府未來會繼續強化基礎科研優勢,同時深化與大灣區其他兄弟城市的緊密合作。
過往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以專利申請和科研期刊文章數量兩大指標為參考,衡量各地不同城市群的科技和創新能力,今年則加入風險資本交易量作評估要素,反映一個地區創科創投活動活躍度。「深圳-香港-廣州」集群今年首登榜首,其次為「東京-橫濱」及「聖荷西-舊金山」(見表)。當中深港穗創新集群過去5年專利申請密度為每百萬人2292個,科學論文密度為每百萬人3775篇,風險資本交易量密度為每百萬人135宗。
百強中國佔24最多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稱,今年百強創新集群分佈於33個經濟體,中國共24個佔最多;科學論文發表量首位是北京,佔全球總量4%;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東京-橫濱」集群佔比最多,佔10.3%,其次是「深圳-香港-廣州」佔9%。
孫東稱,「深圳-香港-廣州」集群登上榜首,充分體現大灣區創新能力被全球高度認可。他說,發展創科是政府施政重點,香港三大創科園區及五大研發機構亦已逐漸形成新的創科體系,為香港下一步繼續更好地聚集全球創科資源和人才提供重要平台。孫東說,《全球創新指數》3項指標是全球高度重視的發展重點,政府會繼續增加專利申請數量、強化基礎科研優勢,發表更多科學文章及更多風險投資,在港發展更多初創企業,繼續深化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緊密合作。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經濟學與統計司首席經濟學家Carsten Fink稱,「深圳-香港-廣州」三地皆為集群貢獻,其中香港是科研中心,擁多間世界頂尖大學,貢獻反映於科研期刊文章數量。被問及政府應採取什麼政策或措施維持排名,他認為所有創新集群除要維持現有健康創新生態系統包括對科研系統及教育的投資,亦要跟得上科技發展變化,當中人工智能對促進創新十分重要。
政府昨亦與產權組織簽署有關「WIPO Lex裁判文書」數據庫的諒解備忘錄,數據庫提供免費和公開的全球重要知識產權相關的司法判決。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雙方加強合作不僅能提升香港於國際司法判例交流中的角色,亦鞏固香港作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及法律服務樞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