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浪越堤 將軍澳牆後建牆明年完工 設於單車徑花槽高1米 臨海餐廳前研加臨時水擋
【明報專訊】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香港,引發風暴潮及「越堤浪」,導致多區水浸或衝擊沿岸設施,其中將軍澳海濱長廊多間臨海餐廳遭越堤浪}珙謎及大門,大量海水湧入店內造成嚴重破壞。發展局長甯漢豪昨表示,餐廳所在的將軍澳海濱擋水牆已較海平面高出5米,但當局亦會在單車徑花槽位置多建一道1米高的擋水牆,冀明年完工;當局亦正和相關食肆商討,日後在臨海餐廳前提供充氣的臨時擋水設施。
甯漢豪昨出席商台《政經星期六》時表示,政府一直有策略管理香港海岸線,強調海岸線有數道「防線」,包括有20至30米寬的海濱長廊,具有休憩及緩衝風浪的雙重功能;亦有用作卸力的海堤傾斜石牆。不過,她稱今次將軍澳受海浪拍打的地方,縱使海堤及擋水牆合共高海平面5米,但似乎並不足夠。甯表示,當局正研究日後在臨海餐廳前,增設充氣的臨時擋水設施。
稱近年參考聯國及港經驗 研30地方防線
甯漢豪續稱,政府有參考包括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數據,以及綜合本港每次颱風所汲取經驗,2021及2024年針對30多個地方研究,已提議為將軍澳海濱多加一道防線,在海濱長廊單車徑花槽位置增設1米高的擋水牆,期望明年完成有關工程。她表示部門人員亦為今次樺加沙吹襲香港的影響再研究,了解是否有其他地方有不足需改善。但她稱「天有不測之風雲」,即使有數據亦很難準確預測,因此需利用以往經驗學習及改進。
甯亦表示,渠務署購置的排水設施「龍吸水」起作用,預計會再添置;而署方亦利用自行研發的人工智能模型分析預測水浸地方,並向外發布。她表示,政府亦會分別對天然斜坡、人造斜坡及私人管理斜坡的鞏固、檢查及抽樣風險評估工作增加三成,加大力度防治山泥傾瀉。
將添置「龍吸水」 議員促道路用吸水物料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歡迎當局在短時間內落實改善措施,稱有風暴正接近本港,相信增設擋水牆和臨時充氣擋水設施,可紓緩接連風暴帶來破壞。但她認為隨虓朮搕悎藃騔W繁出現,當局長遠應研究在當區增設類似於銅鑼灣避風塘的離岸防坡堤,「中途堵截」越堤浪。她又建議當局研究在當區內陸道路改用吸水物料,減低水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