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年:走訪軍事遺蹟 覓港烽煙歲月
【明報專訊】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多年前的香港亦捲入其中——1941年12月日軍攻港,香港保衛戰爆發,同月25日「黑色聖誕」總督楊慕琦宣布投降,標誌香港日佔時期開始,直至1945年9月結束。80年過去,戰爭不再,但走訪港九新界,仍可尋覓抗日歷史的蹤[。
【抗戰勝利80年系列三】
■基礎知識
香港保衛戰
1930年代末,中國抗日戰事蔓延。港英政府留意到日本蠢蠢欲動,進一步準備應對日本入侵,在新界設置醉酒灣防線,鞏固防務。1941年12月8日早上,日軍突襲香港,香港保衛戰揭開序幕。
香港守軍包括約5000名英軍、約4000名印裔英兵、約2000名加拿大兵及1000多名香港華人英兵,面對數萬名日軍,在兵力懸殊下激戰18日。1941年12月25日,身兼香港三軍總司令的總督楊慕琦在半島酒店簽署投降書,香港淪陷,踏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
日軍佔領香港後,頒令在港文化人須於限期前到日方相關機構報到,否則「格殺勿論」。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從香港救出逾千名文化人,安排他們分批偷渡,掩護他們撤離至內地游擊區,並積極配合盟軍反攻日軍。由香港民間組成的港九獨立大隊亦在港對日軍發動攻勢,包括派遣短槍隊襲擊日軍據點,並協助營救盟軍,為盟軍提供日軍在港的活動情報,以部署作戰。
1945年8月6日及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同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簽下投降書,抗日戰爭因而結束。
■抗日遺蹟
(1)郊野公園軍事遺蹟
香港不少郊野公園遺留二戰軍事遺蹟,如城門郊野公園的城門碉堡、龍虎山郊野公園的松林炮台,兩者皆屬二級歷史建築。城門碉堡屬於醉酒灣防線一部分,防線全長18公里,由葵涌一帶橫跨金山、城門水塘、獅子山、大老山、飛鵝山、沙田至西貢牛尾海,以多個機槍堡、戰壕、觀測台等防禦設施組成,是參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防線的常用模式而建。
位於沙頭角的紅花嶺郊野公園面積約530公頃,部分位處昔日邊境禁區內,保存不少軍事遺蹟,包括二戰期間日軍攻打香港後強迫附近村民建造的環形陣地系統,如機槍堡、戰壕和瞭望所等設施。
(2)西灣國殤紀念墳場
西灣國殤紀念墳場位於柴灣歌連臣角道,主要安葬在香港保衛戰陣亡的軍人、平民、被俘後死亡者,共有1578個墳墓,包括59名海軍、1406名陸軍、67名空軍、18名商船隊隊員、20名本地抗戰軍人和8名平民,由英聯邦戰爭公墓委員會(Commonwealth War Graves Commission)管理。
墳場入口有一座紀念亭,上有墳場名字,名字下方一把十字劍分開「1939」和「1945」兩個代表二戰的年份,背面則刻有2071名無法尋回屍體的士兵名字,當中1319人來自英國軍隊、228人來自加拿大軍隊、287人來自印度軍隊、237人為本地士兵。紀念亭另有兩塊石碑記下被火葬的印度軍人與錫克教軍人的姓名,以及二戰時在中國各戰場殉難的英聯邦軍人。
(3)沙頭角烏蛟騰村
香港淪陷期間,日軍曾掃蕩烏蛟騰及鄰近的村莊十餘次,有村民為保護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即使遭受嚴刑仍守口如瓶,甚至遭殺害。烏蛟騰村犧牲的烈士有村長李世藩、李憲新,以及村民李天生、李志宏、李官盛、李偉文、王官保、王志英等。
為紀念這些抗日志士,烏蛟騰村村民1951年10月自資建造一座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始建於烏蛟騰一處山坡下,2009年特區政府出資180萬重建,並將之遷至新娘潭路烏蛟騰烈士紀念園。2015年8月,國務院將該紀念碑列入第二批國家級抗日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烏蛟騰村村民會齊集於紀念碑前向烈士致敬。
(4)銀礦灣大屠殺遺址
抗日戰爭後期,日軍敗局已定。港九大隊派出游擊隊員進入大嶼山,組織民眾保護家鄉,而一批日軍被派駐到梅窩銀礦灣,企圖在銀礦灣至汲水門之間的大嶼山東北丘陵地帶修築軍事設施。
日軍1945年8月以「搜索游擊隊」隊員為藉口,濫捕約300名銀礦灣村民,焚燒房屋,並在現址為梅窩泳灘的空地對他們施加酷刑,逼他們供出游擊隊藏身之處,有無辜村民遭殺害。
■部分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
˙9月3日
(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
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
特區政府舉行官方儀式
˙10月26日
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
「北區城鄉生活誌:沙頭角鄉郊故事」活動系列: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導賞遊
˙即日至12月15日
香港歷史博物館
「山河不屈,忠魂不朽: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展」
˙即日至2026年7月8日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
■知識增益
8年抗戰變14年
內地教育部2017年要求大中小學各級各類教材,將中國「8年抗戰」改為「14年抗戰」。一般提及「8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淪陷算起到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