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講:遊客當地人互生扞格

[2025.10.03] 發表
蓮塘/香園圍口岸8月底人頭湧湧,今年首7個月周末及假期經蓮塘/香園圍口岸出入境人次日均9.1萬,是該邊境管制站設計用量的3倍。(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近年內地旅客訪港的體驗有時趨於負面,社交媒體上有批評指從城市空間到服務質素均不能滿足旅客需求,認為本地人未盡地主之誼。兩地之間矛盾,網絡往往成為戰場,究竟誰是誰非?是遊客製造「觀光公害」,還是當地人不夠包容?兩者又該抱持怎樣的心態?

財政司長陳茂波稱2025年首五個月,訪港旅客人次約有2000萬,其中內地旅客佔四分之三左右,而且按年增加約10%。內地與香港交往頻繁,不過由於語言隔閡、生活習慣和文化的差異,激發兩地矛盾,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出現不少遊港後的「劣評」,投訴香港物價昂貴;服務態度欠佳;香港人高傲、冷漠、沒有人情味;歧視普通話使用者等,香港網民亦不甘示弱,留言反擊,引發網路罵戰。

例如有內地遊客乘搭東鐵頭等車廂時未有付款,被職員發現,遊客稱自己首次來港不熟悉規矩,並非有意逃票,希望能酌情處理,但最終仍被開發告票,面臨1000元罰款。有網民覺得遊客貪圖小利,故意為之,也有持相反意見者,認為不過是無心之失,不應苛責初次來港的遊客。

另一熱話則關於「艙鞳v的現象,早前網上流傳一張遊客蹲在香港街道上吃小食的照片,不少香港網民留言指「阻街」、「不雅」、「不文明」等。針對遊客蹲坐的爭議不休,更有網紅以此為影片題材,故意推蚑椅,詢問蹲在地上的遊客是否腰部不適,有否需要使用輪椅,引發內地網民不滿,認為香港人故意歧視內地遊客,寬待菲、印傭和外國人,認為香港提供給行人休息的位置不多,只要沒有妨礙別人,疲累時蹲下休息也無妨。

■價值放大鏡

應秉持好客之道

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賓客願意到訪,應該抱持喜悅愉快的心情迎接,才是符合禮教的表現。中國古代講究待客的禮節,《禮記.曲禮》羅列多項接待客人的規矩,其中「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指每次進入室內都應讓客人先進門,已然顯示出禮讓的心態。

《世說新語.賢媛》也記述了陶侃母親的好客之舉。陶侃家境貧窮,住所沒什麼家具,甚至可說是空無一物,他的好友范逵及一眾奴僕需要借住,陶母湛氏為了招待客人,剪去自己及地的長髮,換得數斛米;把屋柱割斷一半,作為柴薪;銼爛座墊,充作馬的糧草,所有客人都受到禮待,無所缺乏。第二天早上,范逵一行人離去,陶侃沿路相送,至百里外才折返。陶侃與母親的舉動,得到范逵的讚揚,美譽得以傳頌。這則故事反映古人的待客之道,不止遷就,更願意為賓客有所「犧牲」。

遊客入鄉要隨俗

到別人的地方旅遊,猶如到訪朋友的家,照道理該遵循當地的規則與文化。早在先秦,已有入鄉隨俗的思想,《禮記.曲禮》指「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到訪別國應該先詢問該地的禁忌、風俗、需要避忌的地方,以免冒犯他人。《莊子.外篇.山木》也提到「入其俗,從其俗」,每到一個地方,都該融入、跟從當地的習俗。

願意融入異國文化,自然得到當地人的尊重。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太伯和仲雍是周太王的兒子,也是季歷的兄長。季歷賢能,其兒子也具聖德,因此周太王想立季歷為王。太伯和仲雍於是前往荊楚的蠻夷之地,剪短頭髮、紋身,表示自己徹底融入,無意爭奪王位,太伯更自號「句吳」。荊蠻人認為他為人信義,尊稱他為吳太伯。意大利神父利瑪竇亦深諳入境隨俗的重要,「八萬里而來,交友請益,但求人與我同,豈願我與人異」,從遠方到來是為了交友、學習新知,當然希望融入。明代時他往中國傳教,積極學習中華文化,並深入理解儒教,認為祭祀祖宗和孔子只是表達尊重和愛,而非迷信,故容許教友祭祀。利瑪竇願意理解別國文化,成為彼時中西交流的重要橋樑,為客者若然投入當地風土人情,旅程中必定大有收穫。

■格「價」二選一

遊客訪港,不免因為不熟悉本地文化而產生誤會和衝突,究竟責任誰屬?我們應該抱持寬待客人的心,還是遊客應入鄉隨俗?

文:呂穎彤

圖: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90期]

更多教育
潮看文史:水(seoi2)
【明報專訊】買冒牌水引發政府罕有道歉,風波之盛始料不及:雖牽涉體制以至威信問題,但食水本身無安全之虞受眾亦非大眾,各方卻都不遺餘力尋覓「犯案... 詳情
見聞識玩:長生丹的古老傳說
【明報專訊】快到中秋節了,傳說嫦娥之所以奔月,全因獨吞長生不老藥。至於秦始皇,也曾為求長生不老,派三千人尋找丹藥。 ■玩一玩 后... 詳情
【明報專訊】萬歲、長命百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