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大選有小規模外國干預 工作組報告指未影響公正性
提醒環境複雜「不可能全面掌握情況」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周四公布兩份有關2025年春季大選的報告,指雖然偵測到外國干預,但有關行為規模有限,未影響選舉的整體公正性及結果。
兩份報告分別是對「選舉重要事件公共協定」(Critical Election Incident Public Protocol,CEIPP)小組運作的回顧,及「安全和情報威脅選舉特別工作組」(Security and Intelligence Threats to Elections Task Force,SITE)對4月28日投票的「後續行動」報告。
聯邦官員指出,大選期間確有觀察到多宗「外國干預事件,例如跨國打壓、虛假及有組織地放大網上內容,以及詐騙和虛假信息等網絡威脅」。不過,官員認為這些行動屬「小規模」,很難明確歸於外國勢力,被認為沒有影響選舉的公正性。
SITE在競選期間的每周例行簡報中,曾公開部分個案。例如4月初,SITE指一個疑與中國有關的新聞帳號,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微信針對總理、自由黨黨魁卡尼發動「資訊行動」。小組當時已向自由黨通報,並強調事件已受控,不會影響選民作出知情選擇。
鄭敬基受「數碼跨國打壓」
另外,在投票前一周,SITE亦公開一宗針對當谷北選區保守黨候選人鄭敬基(Joe Tay)的「數碼跨國打壓」行動,內容涉不實及有組織地放大有關其通緝令、賞金及政治能力的負面信息。
官員又指,在選舉期間曾監察到俄羅斯的相關活動,並「積極留意」印度及巴基斯坦可能涉及的干預,但報告未提及有[象顯示這兩國有具體行動。同時沒有偵測到任何針對選舉完整性的網絡攻擊,亦未見極端主義分子對選舉構成威脅。
然而,官員周四亦提醒,基於通訊環境的複雜性,「幾乎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情況」,因此不排除有未能察覺的干預。官員呼籲加國民眾,即使在選舉以外的時間亦要保持警覺,因為外國勢力可能也在嘗試政治干預。
是次調查結果與加拿大選舉事務署(Elections Canada)9月中發表的報告一致。選舉事務署當時指出,大選期間「出現不少虛假或誤導性言論」,但並無發現「任何外國干預、犯罪活動、網絡安全事件,或精心策劃的影響選舉管理的虛假信息活動相關證據」。
聯邦政府表示,除了吸納大選後多份報告中的經驗與建議,以加強抵禦外國干預外,它亦在考慮外國干預研訊委員會及其他情報機構先前提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