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國慶日地震 朝鮮承認核試 
未來數年樓市崩潰機會低
團隊亦被點相 朱凱Y稱威脅
楓樹嶺發現女裸屍
民間組織網上放蛇誘約女童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政府買「賊贓」查逃稅惹爭議

巴拿馬文件年初轟動全球,泄密者身分一直成謎。巴拿馬文件報道今年4月出街後,該泄密者曾發聲明稱,其動機是因為看不過眼貧富不均這一時代癥結,希望透過揭露權貴避稅,促各國政府應對。暫未知道今次向丹麥兜售資料的是否同一人,但今次以資料圖利卻似乎跟與最初的泄密者聲稱要揭發權貴避稅的不公義行為相違背。

圖利不符揭密動機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不少國家厲行緊縮,民眾亦對權貴不滿。各國近年致力打擊逃稅及避稅, 近月南非、斯里蘭卡和津巴布韋亦致力揭發逃稅者,七國集團亦同意在這問題上採取更強硬態度。

丹麥政府為追查國民逃稅,不惜付錢購買從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被盜取回來的資料,此舉令人質疑會變相鼓勵不法分子竊取私人資料向政府兜售。

或掀模仿潮追逃稅

丹麥國會第二大黨人民黨議員弗萊特凱(Dennis Flydtkjar)質疑政府買資料的做法是否適當,但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扭曲我們的原則」。他指出,國家因逃稅損失數十億元損失,「這是一個黃金機會展示我們不會放過那些詐騙人士」。

《衛報》指出,丹麥的做法可能會引來其他歐洲國家跟隨,因巴拿馬文件對任何稅務調查員來說是「一個金礦」,可追回大筆稅款。

德國政府2014年曾花100萬歐元購買從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外泄的小部分資料,令當局得以採取連串突擊行動,調查全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一些涉嫌逃稅的客戶。巴拿馬文件早就引起各國垂涎,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等多國稅務機構,今年曾要求記者提供巴拿文件檔案,惟有關傳媒拒絕。

明報記者

 
 
今日相關新聞
政府買「賊贓」查逃稅惹爭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