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寄宿中心打算容納4名學童入住,其中一間約300呎的睡房設有碌架H,可供兩名學童住宿。(明報記者攝)
放大
 
上水蕉徑一幢3層村屋(右)被經營作跨境學童寄宿中心。(明報記者攝)
放大
 
寄宿中心的開放式廚房有明火煮食爐,有工程師稱,一旦火警易蔓延至屋內其他地方,十分危險。負責人承認設計有不足之處將修改。(明報記者攝)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菲道歉後首個忌日 謝志堅﹕終釋重擔
淋冰水助肌健會一周籌170萬
ALS患者批政府欠關注
接班人也離世 「長壽會長」盼年幼患者有得醫
人大拍板日 泛民六方會談商對策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跨境童寄宿所認失實
廣告稱可獲學校「優先錄取」 實轉介報名

【明報專訊】9月開學臨近,不少北區雙非學童的家長,為了方便子女上課,在區內覓住所寄宿,但因為沒有制度監管,質素難有保證。本報發現,其中一間上水「思雅」寄宿中心,於內地網站賣廣告,以每月食宿費約8000港元招攬雙非學童,並聲稱「與區內多間中/小學掛鉤,優先錄取本舍宿生」。教育局表示,升小一及中一的派位程序是按既定準則,絕無所謂「宿舍與學校掛u」。寄宿中心負責人接獲本報查詢後承認廣告誇大,稱只可轉介學生報名,並非「掛u」,會修改廣告。

教局﹕派位按準則 絕無「掛u」

為解決雙非學童迫爆北區的問題,教育局去年設立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從屯門、元朗和大埔等8區調撥共3000個學額,供跨境學童於統一派位階段申請。但當中僅一成、即300個學額屬北區,跨境童或需「雙跨」(跨境再跨區)到馬鞍山、黃大仙、東涌上學。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廖子良表示,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對紓緩北區學額緊張有一定作用,但北區最鄰近邊境,「始終最方便,誘因很大」,有經濟能力的家長會在上水租屋,經濟能力稍遜的會送子女居港寄宿,「即使用寄宿中心地址報名,學校也很難篩出來」。

月費8000 包食宿接送功課輔導

網上有不少跨境學童寄宿服務廣告,其中一間名為「思雅」的寄宿中心在內地網站刊登廣告,招收中、小學男、女學生寄宿。廣告聲稱「與區內多間中/小學掛鉤,優先錄取本舍宿生」(見圖)。

記者以家長身分到寄宿中心查詢,寄宿中心負責人、來自寧夏的丁女士表示,寄宿中心已營運1年,擬招收4名學童,提供住宿、膳食、功課輔導、接送上學以及任代監護人等服務,現時有1名男童入住,每名學童每月食宿費用為8000港元。若學童有需要,亦可協助安排補習服務。

寄宿中心負責人:會修改廣告

本報就「優先錄取」及「與學校掛u」的聲稱向教育局查詢,教育局表示,派位期間,小一及中一入學按既定準則和程序辦理,絕無所謂「學校與宿舍學生掛u」。 該寄宿中心負責人、港人李先生其後解釋,去年曾向區內學校查詢,校方稱仍有學額,歡迎他介紹學生入讀,李承認廣告內容誇大會修改。

開放式廚房用明火 稱將改

寄宿中心是一幢3層村屋,地下為飯廳、客廳和開放式廚房,廚房設置明火煮食爐。香港工程師學會消防分部前主席陳炎昌表示,廚房屬火災危險區域,一旦發生火警,容易蔓延至屋內其他範圍,所以一般住用建築物的廚房受《建築物條例》規管,開放式廚房禁用煤氣、石油氣等明火煮食,否則就要加設噴灑水器、煙霧偵察裝置和火警警報系統。

不過,該村屋屬新界小型屋宇,不受屋宇署管轄,屋宇署及地政總署回覆查詢時稱,按現行程序,新界小型屋宇(村屋)申請興建時,亦不需提交擬建的建築圖則予地政總署審批。消防處則無正面回覆上述廚房設計是否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只稱會不時做家居防火宣傳。

李先生回覆時承認廚房設計有不足之處,當有更多學童入住,將改用電磁爐煮食。

明報記者 廖穎琪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今日相關新聞
跨境童寄宿所認失實
村屋變宿所 各層無窗花
標榜「政府註冊」 實「商業登記」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