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曾吸煙逾30載的韓伯(左)因患上喉癌而切除聲帶,他昨奉勸煙民戒煙。69歲的李先生(右)前年確診慢阻肺病,成功戒煙,認為戒煙「有心不怕遲」。(邱雅錡攝)
放大
 
政府建議煙包增設新健康忠告警示,其中一款為「吸煙奪去我的聲線」。若癌細胞傷及病人聲帶,需切除聲帶,並在喉嚨開洞(如圖)協助病人呼吸。(衛生署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成績優異偶失手 家人不諒解 聞「讀書有幾辛苦」 女生自殘
沒監察網絡自殺資訊 教局﹕教辨好壞方治本
院校聯盟:港生歐洲升學趨增
時事通識教材
第20屆校園記者:訪問物理科老師 獲5月寫作獎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日吸5包煙患喉癌 切聲帶老翁籲戒煙

【明報專訊】每兩名煙民便有一人因吸煙提早死亡。現年77歲的韓伯自17歲起吸煙,在夜總會工作時每日吸4至5包煙,亦常喝酒,至約50歲時因聲沙及難以呼吸求診,確診喉癌第四期,需切除聲帶,自此需靠輔助工具協助發音,花3年時間學習,咬字才完全清晰。現已戒煙的他稱「食煙太耐,禍害很嚴重」,呼籲煙民決心戒煙。

77歲的韓伯坦言年少時不知吸煙禍害,最初確診喉癌四期時,他一度戒煙1個月,其後又忍不住再抽煙,再聲沙而決心戒煙,並接受聲帶切除手術。韓伯認為戒煙最緊要有決心,要遠離吸煙朋友,即使有人吸煙,「自己心要定……其他人食煙,你食粒糖」。

抽煙50年管理員患肺病 3個月戒煙

另一名成功戒煙者、69歲的李先生,16歲起吸煙,最初每日吸兩三支,高峰時每日約10支,曾用多種方法戒煙都失敗。任職管理員的李先生在2015年巡樓時感到氣促求診,確診慢性肺阻疾病。他花了兩三個月成功戒煙,並丟棄所有煙,他認為戒煙「有心不怕遲」。

聲線變吞嚥痛喉癌病徵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甘嘉樂表示,吸煙可致喉癌,喉癌四期患者或需將整個喉嚨連同聲帶切除及接受電療,另需在頸部開一個洞呼吸,身體較弱病人若不宜接受手術,可接受電療及化療。他提醒,病人聲線轉變、吞嚥時感到痛楚,都是喉癌病徵。

昨天是世界無煙日,衛生署長陳漢儀表示,吸煙可引致多種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呼籲市民戒煙。港大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林大慶表示,吸煙者於40歲前戒煙,可避免九成風險,愈遲戒煙益處愈少,但仍有益處。

衛署合辦戒煙培訓 盼招數十醫生

另外,衛生署將與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於下半年推出3.5小時網上「煙草依賴治療培訓課程」,供本港私家醫生修讀,包括協助戒煙、講解戒煙藥物等,醫生完成課程及通過考核可獲證書,及參加「公私營協作計劃」主動協助因其他疾病求診的市民戒煙。

衛生署控煙辦公室主管李培文醫生預計,培訓課程今年第三至第四季推出,首階段目標招募數十名醫生,每名為病人診症的醫生可獲資助,資助金額參考私家醫生診金,未有定案,並會為醫生提供戒煙藥物。

李培文表示,戒煙一般需於兩個月內6至8次、每次約需15至30分鐘的診症,本港成功戒煙率僅約五成,故傾向吸煙者完成療程,縱未成功戒煙,醫生亦可獲資助。吸煙者只需付該次因病求診的診金和藥費,戒煙費由政府資助。

 
 
今日相關新聞
日吸5包煙患喉癌 切聲帶老翁籲戒煙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