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藝人袁偉豪看電影,因觀眾進食聲量,引起罵戰和熱議。(資料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讀者來稿﹕媽媽味蕾的認證
閱讀篇章﹕此生唯一能給的 ——龍應台
閱讀篇章﹕實戰篇
閱讀篇章﹕參考答案
學習重點﹕孝道精神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城市沙龍﹕無聲與有聲

【明報專訊】「G嚓!」一聲,我們吃鬆脆食物時總會聽到,但也常常忽略,因為我們甚少用聽覺來討論食物。不過前陣子,食物聲音突然成為大眾焦點,事緣藝人袁偉豪去看電影,有觀眾吃墨西哥脆片產生過大聲音,袁偉豪好言相勸。最後,袁偉豪於場內與面書,都被吃脆片的人揶揄謾罵,袁偉豪繼而於網上回應,隨即又引起大眾的熱議。

聲音的考量

平日談論飲食,大多只提到「色香味」,甚少留意聲音。生活中,飲食與聲音相關的例子其實比比皆是,拉環、開蓋泄出的「滋滋」聲,表示汽水的二氧化碳氣十足,還有黑椒汁接觸到鐵板的聲音,不僅是熱燙高溫封鎖了肉汁的表現,也是叫人大快朵頤的前奏。

德語電影《食品設計》(Food Design,2009年)提到日常飲食同樣存在聲音的考慮,歐洲每年有一萬種全新的食品投入市場,生產商通過反覆測試,設計出咬下去帶有理想聲音的新產品,以吸引顧客進食和消費。食物的計算包括大小、厚薄、乾濕、外形等方面,電影以餅乾為例,指高糖與高溫烘焙,都能令聲音更加清脆。

聲音在咀嚼時能清楚聽到,顧客能從中分辨食物的好壞,甚或依個人喜好挑選。至少我們希望吃薯片時,可以聽到口腔堣齒壓碎的「G嚓G嚓」,確保零食能夠帶來治癒的效能或是罪惡感。

無聲勝有聲

進食的聲音能滿足個人需要,但聽在別人耳堙A就不一定受歡迎。例如在電影院,特別?重聲音與畫面的結合,營造投入感,讓觀眾猶如置身電影世界。電影院可算是大眾對飲食聲音最為敏感的地方,但總有人肆無忌憚地大聲進食,香脆食物的聲音最響,即使戲院小食部有售,也不代表就可以肆無忌憚,不理旁人的感受,其實進食時自己最先聽到「G嚓」的聲音,影響別人的同時也影響自己。

我遇過最過分的是,一對情侶無視禁止帶外來食物入內的勸諭,帶整個快餐店的速食套餐入場,一開場就是一陣在紙袋搜刮的聲音,主角打架時就傳來漢堡包味,吃完將包裝紙揉成一團,又是一陣雜音。兩人接連吃每一條薯條,都是伸手入紙袋的「沙沙」聲音,主角在講對白時,男的竟問女的「要唔要茄汁」,一輪對答又是聲音。吃完抹手是紙巾的聲音,拿起汽水杯是膠袋的聲音,聲音過多無疑已變成噪音,而且是一種自私的噪音。有時候,無聲比有聲確實要好得多;就算真的要進食,也可放輕聲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如何造化,端看個人修為。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18期]

 
 
今日相關新聞
城市沙龍﹕無聲與有聲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