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資料圖片)
放大
 
(資料圖片)
放大
 
(資料圖片)
放大
 
(吳皓妍攝)
放大
 
(資料圖片)
放大
 
(資料圖片)
放大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日軍兵分三路渡海入侵港島,隨即進攻黃泥涌峽。雙方短兵相接,死傷慘重,香港守軍西旅指揮軍部——黃泥涌——加拿大領軍人羅遜准將犧牲於此。(吳皓妍攝)
放大
 
日軍常招募畫家隨軍,繪畫戰G宣傳。日本畫家小磯良平描繪日軍於黃泥涌攻佔防空炮台。(薛頌平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卷四備戰:如何拓新意
卷四備戰:參考答案
綜合精練:改善施政之五/全文示例
作戰攻略:卷一應試思維 (5)/捉緊說明手法,跨過陷阱
周圍「中」:身懷絕技 勇闖武林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字旅行間:守衛香港系列.1941年香港保衛戰

【明報專訊】■當年的香港守軍——吳皓妍

那日,我和友人前往黃泥涌峽徑,走到口渴,卻誤入衛奕信徑,走到汗流浹背,又錯進港島徑其中一段……第一次到黃泥涌峽徑,我們明明有精確的地圖,卻竟然花了好些時間才找到被山坡工程遮蓋的入口。當時我想:初來報到的人,怎能立刻摸熟這些山路,更別說要打仗了。

如今附近有多條行山徑的黃泥涌峽,是當年港島的軍事指揮中心。在華南多時的日軍熟知地形,稱這堿陛u五叉路」,因為四通八達,能直達港島東,也近山頂等重心,容易到西環、上環及南港島,更是當時食水水源所在地。當年日軍如狼似虎,酒井隆中將率領的第23軍在中國南方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廣州,炮兵不斷練習山地規測、輜重兵不斷訓練山道運送彈藥,信息兵更加充分掌握香港地形與情報……而12月8日開始,日軍以不足一星期攻陷新界、九龍,可惜,應該並非所有守軍都清楚這些軍情。

當年守護黃泥涌峽一帶的,竟是初來報到的加拿大士兵,還有一些香港義勇軍。1941年秋,加拿大派出約2000士兵來港,為的是壯大香港守軍的聲勢,使本來由英國、印度、歐亞混血人等組成的正規軍看起來更國際化,以國際的壓力嘗試震懾日軍。只是不曾想到,他們才到鶪@個月,日軍已殺到。而義勇軍是誰呢?他們由社會各階層組成,從華人技術員到洋人學生與大班也有,港英政府甚至沒有正式發武器支援。為了英聯邦正義的形象也好,為了平民也罷,他們來到前線參戰。

外國軍人會盡力守衛香港嗎?

為何我不說他們為了「保家衛國」而戰呢?除了義勇軍中的華人,香港談不上是這些外國軍人的家鄉吧。不是家鄉,何G當中更有初來香港的人,他們會盡力守衛香港嗎?這是我一直的疑問。然而,離入口數十步,已見傷痕纍纍的高射炮台彈藥庫。如非激戰,如守軍當真擅離職守,何須發炮?細看那石牆上一個個大孔小孔,我不停想,是榴彈炮炸成的嗎?還是日軍標準裝備三八式步槍造成的呢?再走進山中一點點,便是機槍堡遺址 JLO1及JLO2。聽說,日軍在此死傷無數,而守軍堅守12小時後,日軍把手榴彈投進碉堡的通風管道中,堡中守軍陣亡,日軍才得以奪取這個戰略樞紐。

日本先後多次招降,守軍特別是外國軍大可以不戰而逃。不過,從戰爭遺蹟看來,該拋頭顱的拋頭顱,本不該灑熱血的,也為香港灑了熱血。「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軍中華人算是生於斯死於斯,但對外國軍而言,香港離自己的本國可遙遠呢。這些守軍到底在守護什麼?香港,自成為英殖民地後便是多國利益的集中地,各國守軍不會不帶私心。然而,這種守衛正正體現了香港和而不同的特色,體現了各種族、國家、背景的人也可以在香港共融、共同合作的特色。

近日社會事件常讓我們常反思何謂守護香港、香港最珍貴的特色到底是什麼……從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中,也許可以找到一點端倪。

.吳皓妍 - 曾為中學中文及中國歷史教師,現為遊學公司SPEC創辦人,負責本地深度遊及文化活動。

■日本畫家筆下的香港保衛戰——薛頌平

旅居日本時,走訪過多個博物館。在某次展示二戰畫作的美術展中,我駐足在其中一幅油畫前,注目良久。

這幅畫作題為《香港黃泥涌高射砲陣地奪取》。身為香港人,在異地看到故鄉的名字,興奮莫名,但細想背後香港保衛戰以及香港淪陷3年8個月的歷史,又不禁唏噓。畫作描繪日本士兵攻陷黃泥涌高射炮台時的情景。高台上有兩座微微傾斜直豎向天的高射炮,炮旁散佈彈殼。幾個日本士兵手拿槍支,彎虒y,正要橫過山嶺,到正在起火的另外一邊。

鴉片戰爭以來,日本一直引中國被西方列強欺壓為鑑,厲行明治維新,富國強兵。日本知道要守衛國家,必須先成為匹敵列強的一員;加上島國資源有限,人口、經濟與軍隊膨脹下,擴張領土、掠奪資源以保護國家似乎成為不二之選。在此背景下,日本在1895年甲午戰爭,打敗傳統亞洲盟主清朝帝國,10年後更在日俄戰爭中戰勝西方列強俄國。到1930年代,全球經濟蕭條,日本軍國主義更為興起。日本一步步侵略中國,在東亞地區更以「解放」之名,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令身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也不能倖免。這都可見,日本的對外擴張,可以說是來自「守衛」祖國的愛國情操走至極端所致。

妙手神筆 一生不欲承受的痛苦

在這「守衛」祖國的情感驅動下,日本畫家小磯良平響應號召,在1938年成為隨軍畫家前赴上海,一年後回國,製作了大量有名的戰爭畫作。當中《香》一畫作於香港保衛戰兩年後更被印刷成明信片,寄到亞洲各地仍在奮鬥、努力「守衛」祖國的日本軍民手上,用以振奮士氣與人心。這些戰爭畫作使小磯聲名大噪,但是在二戰完結後,小磯卻有所顧忌。後來,小磯從未把這些戰爭畫作收錄於畫集中,更曾在與友人的書信中,透露戰時為了提高戰意而作了多幅戰爭畫作,對此感到心痛。

在「守衛」情急下,一個國家的對外侵略,造成亞洲人民多年未能磨滅的傷痕;在熱血滿腔下,一個畫家的妙手神筆,為他帶來一生不欲承受的痛苦。守衛與侵略,愛與恨,情與痛,一線之差,又難分難解。誰會想到,最初守衛的因,卻成了對人對己最惡的果呢?

.薛頌平 - 日本學碩士,遊學公司SPEC創辦人,專門策劃海外遊學,兼任中文大學研究助理。

■文化小知識

屈原《九歌.國殤》(節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作品正是哀悼當時楚國抗秦將士的亡靈,描寫將士在離家鄉遙遠的戰場中奮死抗敵,最後身首異處,繼而歌頌他們生為人傑,死為鬼雄。

■有關「香港保衛戰」的本地導賞團,詳情見https://www.spec-culture.com

文:吳皓妍、薛頌平

圖:吳皓妍、薛頌平、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97期]

 
 
今日相關新聞
字旅行間:守衛香港系列.1941年香港保衛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