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車主特區
|
車壇動態
|
精明車主
|
車壇熱話
BMW Z4 M40i多手多腳的樂趣
(2025-9-2)
為避免跟共同研製的豐田硬頂Supra及保時捷中置引擎之Boxster硬碰,第三代Z4拖到幾乎臨別秋波之際才搞個手動波箱。但因為現代自動波箱往往比手動設計省油和暢順,而車輛加速表現方面亦巳被電車陸續改寫。所以實際上有多少開篷跑車用家還想親力親為地去控制動力輸出的確是個問號。
在試駕過這部6缸手動跑車後,我覺得它或許是最理想之傳統開篷跑車,適合有膽識有實力去多手多腳的用家。
寶馬拿手搞直列6缸引擎。所以M40i之最高369 磅呎扭力在近1,600轉時巳能全盤遞上,甚至在更低轉速時亦可支撐堵車路況之緩慢速度。遇上走走停停的交通,它能讓掌軚者選定個波段緩駛,減輕左腳負擔。而當交通放慢需要轉波時,自動補油系統能準確地讓轉波過程更順暢。
0到100公里只需4.4秒
令這個手動波箱更稱心的是離合器踏板腳感像複合弓般。開始踩下去有阻力,但越踏近到底時越變鬆。如斯就不會令兩腿駕駛變成體能訓練。當加上低轉速就能奉上的高扭力,使M40i在低速時也格外從容。這輛快車在高速公路上同樣能輕鬆奔馳,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4.4秒,跟保時捷Boxster S看齊。這個表現雖比自動波版約慢半秒,但依然可以將乘客壓進座位。
至於那能調節動力與懸掛反應的駕駛模式糸統三個選擇表現分別明顯。按下Sport,引擎哮吼提高,排氣喉劈啪作響,懸掛變得緊繃,整體感受接近M 系。若改用Eco Pro,油門反應立即放緩,引擎聲浪降低和吸震效果調得更親民。
憑著短軸距,幾乎均等之前50.1後49.4車重分配及較闊輪距,在猛攻彎角時M40i整體操控表現保持準確穩定同時傳神。而需長途或長時駕駛,寶馬的滿貫行車輔助安全系統則提供到一個輕鬆舒暢體驗。
懸掛吸震依然偏硬
坐上M40i駕駛席,面對掌軚者是隻資料滿貫但顯示與布局古怪之12.3吋儀錶盤。可幸偏向駕駛席的第八代iDrive多功能10.25吋液晶顯示系統易見易用得多。更難得是其運作均可透過中控台上之按鈕操控,無用多作伸手派。
當陽光普照、前路無阻、按下Comfort駕駛模式和打開篷頂,這始屬能讓Z4盡展潛質的走秀場。雖然這個駕駛模式的懸掛吸震依然偏硬,但在不平路面上它仍能呵護乘客臀背,車身也從未有多餘顛簸或異響。
能在時速50公里下十秒內自動開關之蓬頂隔音與保温效果均高。只是蓋篷後全車外形與後望視野均受影響,而12隻喇叭的Harman/Kardon影音系統效果亦受到影響。此時唯一好處則在尾廂可容281公升行李。
我認為開篷跑車近半吸引力在激情傲氣的造形,這肯定非今代Z4強項。但若掌軚者追求的是陽光、空氣、長途奔馳及多手多腳之樂趣,則非手動Z4 M40i莫屬。
BMW Z4 M40i多手多腳的樂趣
2025-9-2
為避免跟共同研製的豐田硬頂Supra及保...
神祕富豪 Polestar 3 Launch Edition
2025-8-25
駕著這輛高檔新電池車駛在路上確予人高度神...
Mercedes-Benz G580 EQ 著背囊爬山去
2025-8-18
Cadillac CT5 Sport 做個障礙賽好手
2025-8-12
BMW iX xDrive60 臨別秋波
2025-8-5
Volvo EX30 Twin Motor Ultra 開得爽 用得煩
2025-6-30
BMW Z4 M40i多手多腳的樂趣
2025-9-2
神祕富豪 Polestar 3 Launch Edition
2025-8-25
Mercedes-Benz G580 EQ 著背囊爬山去
2025-8-18
Cadillac CT5 Sport 做個障礙賽好手
2025-8-12
BMW iX xDrive60 臨別秋波
2025-8-5
本網頁建議以IE 4.0或Netscape 4.0以上版本,1024×768像素瀏覽,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
所有訪問只代表嘉賓立場,與本網站無關,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使用。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