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油碰電車! 加國油菜籽農民再淪為加中糾紛的棋子
(2025-10-6)
|
在2020年荷李活電影《Percy》中,影帝Christopher Walken扮演沙省油菜籽農民Percy Schmeiser,於1998 年被農藥巨頭Monsanto起訴,指控他未付授權費而種植有基因改造的油菜侵犯公司專利權。案件最終在2004年由加拿大最高法院裁決Monsanto勝訴。可幸法院判定Schmeiser是無心犯錯,豁免了公司向他提出之近40萬元賠償。這部據真事改編之電影,反映了現代加國油菜籽農民面對的挑戰是如何複雜。
油菜籽是加拿大種植最廣泛農作物之一,每年生產約2千萬噸,佔所有農作物收益約四分之一,在去年就為本國經濟貢獻了近430億加元。加國油菜籽主要種植在西部三省:亞省、沙省和曼省。而種植油菜籽的農民約有 4萬名,直接和間接地僱用了約20萬人。出口方面美國屬加國菜油籽最大買家,去年就購入了77億加元。至於第二位的中國也光顧了49億加元。
風馬牛不相及的報復
2018年12月,加拿大應美國引渡要求逮捕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此舉引發了加中外交緊張。翌年3月中國海關以產品不符合檢疫標準為理由,撤銷了加國兩家最大穀物與油菜籽出口商進口許可登記。
據加拿大油菜籽協會指出,2018年對中國的油菜籽出口約為 28億加元。上述兩家公司自2019年3月起被停向中國出口油菜籽後全年進賬就跌至8億加幣。在 2019年3月至翌年8月之間,銷售減少與價格壓力造成的綜合損失估計在15.4億至23.5億加元之間,比正常情況下降了50%至70%。這個中國禁運令持續到2022年5月才獲解除。
但在解禁後僅逾兩年,加國政府緊隨美國宣佈對中國電車徵收 100%入口關稅。中國政府就此明言從本年8月起對加拿大油菜籽徵收75.8%關稅作報復,如斯加國油菜籽產業又再淪為加中糾紛的棋子。
生物柴油用途廣泛
為求繞道,加拿大油菜籽業隨即開始在美國遊說爭取針對替代原料的生物燃料政策之豁免優待,以確保菜油(生物柴油原料之一)能繼續進入花旗市場並保持競爭力。
美國每年耗用約940億加侖用途比汽油廣泛的生物柴油。目前生物柴油的生物燃料來源大豆佔約50到60%,而菜油則約佔10到15%。以B5(5%)或B20(20%)混合比例來算,理論上每年需求量能達 2,700萬噸,遠超加拿大全年生產量。
唯是現時美國生物燃料情勢與政策不確定,要待他們先確定規範後才能再談對加拿大菜油生物燃料的豁免優待。我於此試用花旗AI造出用油菜籽生物柴油貨車的示意圖,但圖片中油菜花形象完全錯誤。故此看來咱們對這個途徑不能寄以大望。
取消中國電動車關稅
作為油菜籽主要產地,沙省省長呼喚加拿大應取消對中國電動車之關稅。他認為油菜籽農民今回是被犧牲來支撐加東的汽車工業。
除中國巳成全球出口電車龍首的威脅外,加拿大隨美國對入口中國電車徵收100%關稅別個理由是中國電車售價相宜。不過這只是對中國國貨售價而言。因為在加配適合當地環境及用家喜好之設備後,這些出口版更要多交運輸、認證(符合當地安全/排放/技術標準)、經銷商成本及當地稅項。所以出口後的中國電動車售價往往比國貨高逾倍半。
例如具備130到150kW動力和約400公里續航力之比亞迪海鷗前驅揭背細車的國內售價約為21,000加元,但出口到歐陸後則漲至46,000加元。這僅比同級的韓國現代Kona EV略平一成。至於比亞迪中檔的「宋L揭背」車國內售價己逾42,000加元。如用上述海鷗的例子推算,其出口售價會高達9萬加元,緊貼平治或寶馬領域。
如果用家想拿著中國13萬加元的車價在加拿大買到部1,287匹馬力之頂班比亞迪傾望U7豪車或甚至幾乎能原地掉頭的比亞迪傾望U8頂班越野車,大概只是天方夜譚。
中國企業蠱惑多
中國汽車業近年通過一個灰色市場抬高汽車銷量,該市場對剛出廠的新車進行登記,然後將它作為「二手車」以低價運往海外。這些「零里程」汽車從未被駕駛過,卻被當作二手車出口到俄羅斯、中亞和中東等市場,使中國汽車制造商得以實現增長,并處理掉難以在國內銷售的汽車。
有報導宣稱在2023年出口的中國車中,約有6%實際上是零里程二手車,其中大部分屬汽油版。俄羅斯有見及此,已禁止在該國有經銷商的品牌推出零里程二手車。而包括約旦及巴基斯坦等其它國家的市場監管機構亦急忙調整二手車的定義,避免本國汽車行業受到如斯繞路衝擊至奔潰。
張良計過牆梯
本年9月,總部仍設於加國安省的Magna汽車零件廠宣佈他們將於年底開始在奧地利替中國小鵬生產兩系電動車來供應歐洲市場,明顯地繞路避關稅。Magna屬代工生產專家,現時有生產的車款包括平治G級、寶馬Z4、捷豹I-Pace和豐田Supra。至於計劃中的小鵬G6及G9揭背車歐陸基價估計分別為4及6萬歐元起。
究竟中國電動車會否也利用加拿大來繞路避關稅一招仍屬拭目以待。但對於今年收成可能達2千萬噸的加國油菜籽農民,他們只能再嘆一句「運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