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年輕人死於鴉片類藥物 7年增2倍 入急症室人數升3倍

[2023-07-17]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從2014年至2021年,安省年輕人跟鴉片類藥物相關的死亡個案激增兩倍,到急症室求診的人數也暴升3倍,但接受治療者的佔比則顯著下跌。

該研究由UnityHealthToronto旗下安省藥物政策研究網絡(Ontario Drug Policy Research Network)牽頭,參與研究的還有安省首席法醫官辦公室、安省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Ontario)、安省鑑證病理服務(Ontario Forensic Pathology Service),以及位於多倫多的非牟利機構臨牀評估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Clinical Evaluative Sciences)。研究結果發現,在2014年至2021年期間,跟鴉片類藥物相關死亡的年輕人共有752人,因為相關問題住院以及到急症室求診的年輕人分別有711人和5,401人。

在該7年期間,因濫用鴉片類藥物而接受治療的佔比下跌50%,住院治療的佔比更大減73%。

研究指,在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年,因服用鴉片類藥物而送命的15歲至24歲年輕人就有169人,而在一年前這一數字只有115人。在該169人中,曾接受任何治療的佔比只有37.1%,而在25歲至44歲人士中,這一佔比為48.6%。至於同期跟鴉片類藥物相關問題而到急症室求醫的人數大增3倍。

疫情期間死於鴉片類藥物的個案中,94%涉及芬太奴(Fentanyl),這一佔比在安省爆發疫情後上升10個百分點。

在該等死亡個案中,約半數事主濫用鴉片類藥物,這有別於全省整體情況,全省這一佔比高達三分之二。研究人員分析認為,此舉反映年輕人在獲得治療方面面對重重障礙,這可能源於醫生不願為年輕患者提供美沙酮(methadone)或丁丙諾啡(buprenorphine)等療法,而患者也可能不願接受美沙酮治療,因為有關治療需要每天到藥房取藥,這一過程可能持續數年。

研究還發現,死於鴉片類藥物的年輕人中,約八分之一屬露宿者。研究人員認為,當局需要使用新方法應對,如僱用年輕的同伴支援人員,考慮為患者提供每月只需接受一次皮下注射的丁丙諾啡(Sublocade)等藥物,此外,當局應加強宣傳減少損害選項和教育,特別是隨身攜帶解藥納洛酮(naloxone),並避免單獨使用藥物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