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佩劍(麥煒和醫生)

[2013-10-30]

有個疑團困擾了筆者三十多年──《星球大戰》故事背景是高科技年代,絕地武士為何有槍不用,而偏要用劍?傳統兵器只能作短距離的白兵戰(Close quarters combat),相比下,槍械可用於遠程攻擊,更能瞬間殺敵。絕地武士揮舞激光劍沒錯是很型很酷,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敵不過快人類步速三千萬倍的激光槍。

有個疑團困擾了筆者三十多年──《星球大戰》故事背景是高科技年代,絕地武士為何有槍不用,而偏要用劍?傳統兵器只能作短距離的白兵戰(Close quarters combat),相比下,槍械可用於遠程攻擊,更能瞬間殺敵。絕地武士揮舞激光劍沒錯是很型很酷,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敵不過快人類步速三千萬倍的激光槍。

絕地武士對劍的執着,是承傳自古老的教條。十年磨劍,代表一個精神境界,武士修習的,並非純粹為了格鬥的劍術,而是象徵信念和意志的劍道。

現代西方醫學建基於十七、八世紀的解剖學,當年的學者在解剖過程中觀察到人體各種病理變化,並嘗試把這些變化跟死者生前的病徵配對起來。經過多年摸索,他們逐漸累積出以病徵推斷病理的法門,醫學家及後將其整合成一套有系統的臨牀診查(Physical examination)。臨牀診查算是當時最尖端的醫療科技,亦是醫生在活體斷症的唯一方法。

數百年後,臨牀診查仍是醫學訓練的焦點,打從醫學院三年級,導師已開始傳授同學各種診查技巧,並叮囑他們要找病人重複練習。在之後各個階段的評核試、畢業試,以至皇家學院的專科試,考官也要品評考生的臨牀功架,到正式執業,醫生亦會慣性施展同一套技巧,替病人聽心、照眼、撳肚……

廿一世紀是科技發達的年代,X光、掃描、化驗等診斷科技已被廣泛應用,它們比臨牀診查精確得多,患者亦傾向認受「掃描報告」、「化驗報告」多於醫生的臨牀判斷。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仍要執着於臨牀診查?

醫生熟練地演示診查技巧,的確會教人看得心曠神怡,華麗程度不下於絕地武士的劍舞,華麗背後,卻包含了醫患間微妙的關係和互信──患者默許交託身體甚至生命給醫生,醫生亦承諾緊守專業底線,以回應這份信任。再者,事物的潛在意義,往往超越其表面價值,臨牀診查就如武士的佩劍,象徵醫者的尊嚴和修為,含蓄內斂,也不流於虛浮;請緊記,十年磨劍,臨牀觸覺始終是行醫的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