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般的事情,聽來很抽象,但與夢境有關的心理研究卻可以很科學。最近德國就有研究分析青少年學生的夢境,發現曾做「殺人夢」者,易對旁人產生敵意,性格較為內向。
夢幻般的事情,聽來很抽象,但與夢境有關的心理研究卻可以很科學。最近德國就有研究分析青少年學生的夢境,發現曾做「殺人夢」者,易對旁人產生敵意,性格較為內向。
德國曼海姆心理健康睡眠研究中心 (Centr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s sleep laboratory in Mannheim)分析400多名大學生的夢境、心理狀況及性格後發現,有兩成至三成半的學生曾夢見自己殺人,這些做過「殺人夢」的學生性格普遍較內向、容易對別人產生敵意、攻擊心態較強,而且社交能力亦偏低。研究發現,普遍男士較女士多做殺人夢,而男性通常較易夢到兇殺案、殺人畫面及怪物襲擊,而女性則多夢到考試失敗、親友過身或者昆蟲來襲等。
不過,是次研究結果也有令專家意想不到的地方,負責研究的學者Michael Schredl解釋,有關殺人夢與性格的關係,攻擊心態或許很易理解,但內向特質卻是意料之外。
他指出,性格內向人士傾向收藏自己的內心情緒,在現實中得不到發洩下,很可能透過做夢宣洩,由於夢境中往往會「放大」一些抑壓的情感,所以做夢時的情緒可能比清醒時更強烈,若果經常發夢殺人或夢到兇殺案,可能是時候關顧一下自身情緒。
專家指,不同種類的殺人夢,譬如是自衞殺人、誤殺還是謀殺,都可反映不同的內在情緒及心理狀況,這些範疇將會是進一步的研究目標。英國有認知心理學學者就認為,不管夢境有多荒誕,它都可讓人安全地去認識自己,或可為現實生活中面對的困境提供一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