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嘢記

[2015-05-26]

「麥醫生,還有五六個病人在等 EOT(緊急手術),可能明朝才到你開刀。」

麥醫生不是負責開刀,而是將會被開刀。十多年前,筆者有幸得上急性盲腸炎(注:根據演化學理論,腦部發達的人有較高風險患盲腸炎),輪候急症已等了數小時,EOT 更要等上一天,小弟的遭遇一再印證醫院管理局公平、公開、公正的文化。護士長繼續向我推介以人為本的服務:「等候手術期間,先給你插尿喉好嗎?」

「尿喉?你幫我插?不用客氣了。但我腹部都頗痛,可否給我打針pethidine?」

Pethidine 是嗎啡類止痛藥,筆者在行醫生涯接觸過不少癮君子,聽說注射嗎啡的頃刻會有一股離魂、馳騁於宇宙的感覺,就像約翰連濃那些psychedelic音樂,半溶的棉花糖般黏稠稠的、甜膩膩的。機緣巧合,能合情、合理、合法親身一嘗「take 嘢」的滋味,我又怎可能錯過?

然而,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take 嘢的代價,是衰硬。不論嗎啡、可卡因、安非他命,以至尼古丁、酒精、咖啡因,也是透過刺激腦部的多巴胺受體來產生快樂的錯覺。假如恆常使用毒品,神經傳遞介質甚至神經迴路便會出現慣性與依賴性,變化一旦形成,當事人從此便會失去快樂的感覺,就連吸毒後瞬間的興奮也不能復再,取而代之是藥力過後吊癮的痛苦,惟有重複使用毒品,才可換取片刻安寧,沒完沒了。再者,即使表面戒毒成功,但由於多巴胺迴路的下調,當事人日後只要再次接觸小量毒品,甚至吸毒的隱示或生活上的不如意,也特別容易故態復萌。

言歸正傳,筆者注射嗎啡結果以失望告終,我唯一感到是少許嘔心(此乃嗎啡常見的副作用),卻沒有丁點預期中的刺激感。研究發現,部分人天生有低於正常三成的多巴胺受體,所以對快樂的感應(包括毒品)特別遲鈍,即是俗語所謂「唧都唔笑」─Take嘢後紋風不動的麥醫生,大概是這款不幸的「無口」屬性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