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較飛

[2015-06-16]

較飛:一)廣東俗語,「飛」即是子彈,「較」有調試的意思。軍警配備新槍械時,必須練一輪靶以熟習其特性,謂之較飛,過程中虛耗子彈在所難免。二)公營醫療下患者與家屬的悔氣說話:「你哋政府醫生都唔保證一定醫得好我,即是攞病人『較飛』啫。」這用法還有一個同義詞:「你哋政府醫生即是攞病人『做白老鼠』啫。」

相信不少住院病人都有過以下遭遇,帶着一羣「醫生仔」的教授要求你協助授課,他稍作示範後,同學們便輪流用聽筒聽聽這裏、搥仔敲敲那裏,結果搞足成粒鐘才落堂,也很難怪病人會覺得自己像一隻白老鼠。話雖如此,教學並不涉及實質治療,故此要到醫生仔畢業後正式行醫,才算真的拿病人較飛。

性質上,較飛有「從錯誤中學習」的含意,於普羅市民眼中,拿病人較飛在情理上怎也說不過去,更有草菅患者性命之嫌。然而,較飛實非幼嫩醫生的專利,但凡具猜測成分或未有十足把握便進行的醫學決定,也稱得上是較飛,最佳例子是世衛去年的流感指引,由於他們錯判病毒組合,致令北半球疫苗計劃觸礁—統領醫學界的世衛尚且如此(更是拿全人類較飛,並且每年也較一次),何況我們這些卑微的前線醫生?

說句老生常談的,Medicine is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撫心自問對診斷或治療有絕對把握的醫者,我想世上一個也沒有(除非是自以為是的庸醫或招搖撞騙的神醫)。對醫學稍有認識的也會明白,醫生是靠書本及文獻記載的常規,來應付患者和臨床上遇到的無常,縱使同一疾病,在個別患者間也會存在極大迥異,不論學術指引或曾經處理的病例,也只可用作參考,照本宣科並非行醫的法門。換言之,醫生治療每位病患,若干的較飛是無可避免的。

找位有經驗的醫生,不就能少點較飛、多點把握? 非也,所謂「有經驗」,只代表他更能接受醫學的不可預計性及較飛是恆常的定理這事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