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除煩哈蜜瓜

[2015-10-12]

哈蜜瓜汁
材料:哈蜜瓜四份一個
製法:搾汁
功效:清熱除煩

蜜瓜,味甘性寒,古稱甜瓜,分為薄皮與厚皮兩種。薄皮者皮黃肉綠,鮮甜多汁。厚皮者同屬鮮甜多汁,肉色橙黃,原產西亞、北非等乾旱地區,瓜皮乾枯、粗糙、裂開呈網狀紋,品種多樣,著者有二,產自新疆稱為「哈蜜瓜」,產自甘肅稱為「蘭州蜜瓜」。

哈密,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的一個城市,今稱哈蜜市,是古代絲綢之路出甘肅玉門關後第一大鎮,清康熙三十七年,滿軍西征準噶爾叛軍,哈密正是清軍駐的營地。其後乾隆皇帝,每年冬天,賞賜哈蜜瓜給大臣,可知當時,實屬珍貴。

江潤祥博士在《食物本草點評》指出,盛傳蘭州蜜瓜,原產美國,40年代,美國副總統華萊士餽贈種籽,送與中國,此說與事實不符。他推敲最大可能性是美國從蘭州引進蜜瓜,將其改良,再回輸入中國,情況有類中國橙回流變成「金山橙」、彌猴桃回流變成「奇異果」。

生長在地上的果實叫做「瓜」,體形較大,例如蜜瓜、哈蜜瓜、西瓜等。生長掛於樹上名叫「果」,體形較小,例如蘋果、奇異果、芒果等。是否瓜就不能掛於樹上,哪又未必,有一隻中藥,名叫瓜蔞,古稱「栝樓」,用來化痰,它的體形不大,所以能吊在藤蔓或屋宇上,浙江人稱為「吊瓜」,但相信香港人不會採用此類稱謂,吊瓜、吊瓜,誰會喜歡?它的根部,雪白如粉,中藥稱為「天花粉」,用以解渴生津。

仙人掌,它的果實,英文名為melon cactus,melon為瓜,直譯為仙人掌甜瓜,按中國傳統,仙人掌不屬葫蘆科植物,一般不譯作瓜,於是有人攪攪新意思,稱之dragon fruit,直譯為「火龍果」,為近年流行水果。

蜜瓜,性寒,作為食療,能除煩熱、止渴、潤肺與利尿。但性寒,有微毒,食後若咽喉痕癢,可用生薑、甘草,煲水飲用緩解。中醫入藥,則用其蒂,稱為瓜蒂。根據《中藥學》教科書描述,瓜蒂是葫蘆瓜科藤本植物甜瓜的蒂,味苦、性寒,用來湧吐痰涎與宿食,《瓜蒂散》是催吐名方,出自東漢末年《傷寒雜病論》,說明中國人使用瓜蒂,已超過1800年歷史。我們還會用柿蒂,前者用來催吐,後者用來降氣,物盡其用,絕對環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