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喝水法 小口小口慢慢喝

[2012-03-22]

喝水的方式也很重要。理想的方式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如此一來,身體就不會有水分不足的感覺,而且還能促進新陳代謝作用使其更加活絡。水量的話,大約是每隔30分鐘喝半杯水為最理想。

喝水的方式也很重要。理想的方式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如此一來,身體就不會有水分不足的感覺,而且還能促進新陳代謝作用使其更加活絡。水量的話,大約是每隔30分鐘喝半杯水為最理想。

話雖如此,對於每天生活忙碌的現代人來說這樣的飲水方式應該會有點麻煩。如果你是屬於這樣的人,也請你要1天喝10次,1次喝1杯,若是感到特別口渴的話則喝2杯。如此一來,1天大概也能湊合喝到1.5至2公升左右的水。

另外,喝水的時間點也很重要。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時間點是在空腹的時候。在有空腹感的時候,請喝1杯水試試看吧。對於胃腸不夠好的人而言,喝軟水應該會比喝硬水要來得好。過冷的水也不太好。飯前喝水的話可以抑制食慾,有減肥的效果。另一方面,飲食中不要喝太多水比較好。因為水會稀釋胃酸、妨礙消化的進行。吃完點心,特別是吃完甜點之後,請確實要補充好水分。這時我會推薦喝鈣離子含量豐富的硬水。

因為體內的砂糖在進行消化的時候,會需要使用到鈣。酒類會有脫水作用。飲酒後的水分補給也很重要。喝完酒之後,若能飲用稍微多一點的水的話,就可以避免爛醉或是宿醉的情形發生。洗澡前後當然也需要喝一杯能夠保護你生命健康的水。

「口渴」是一種身體在告訴我們它想要水的信號,但隨年齡增長,對於口渴的敏感度會逐漸降低。就算是體內的水量減少了,身體也會變得愈來愈不容易感到口渴,所以很容易會形成水分不足的現象。

--------------------------------------------------

FDA發警告
電動牙刷或致受傷

省力省時的電動牙刷,近年吸引不少人轉用,但其安全性一直備受注意。上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向Arm & Hammer Spinbrush品牌發出警告,指收到消費者投訴使用其電動牙刷時,口腔、臉部或眼睛受傷,呼籲加強警告提示,並提醒消費者要定時更換刷頭。

大部分投訴個案涉及當牙刷高速轉動時刷頭脫落,有的插傷牙齒、牙肉,有的令人嗆到,有的則在刷頭脫落後,內部金屬鑽頭外露而傷及臉部或眼睛。至於兒童型號雖不能拆出刷頭,但也有引致兒童嘴脣破損、電池燃燒或刷掃脫落等問題出現。

生產商在收到FDA的警告信後,表示會加強警告標籤,以提醒消費者每三個月、或刷頭/手柄出現鬆脫時,便需更換;另在刷毛加入變色功能,提醒用家定期更換刷頭。FDA則補充,使用電動牙刷有效清除牙菌膜及預防蛀牙,消費者只要使用時增強警覺性,仍可安心使用。

--------------------------------------------------

乳癌後更年徵狀
心理治療可紓緩

罹患乳癌婦女康復後還有下一關──更年期不適。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心理學系等多名學者,研究認知行為治療(CBT)對她們的幫助,結果發現,連續六星期的心理輔導,有助改善其生活質素。

研究從倫敦的乳房診所,找來九十六名接受過乳癌治療而同時有潮熱、夜汗等更年期徵狀的婦女參與。她們分為兩組,一組接受一般治療,另一半輔以為期六周,每周九十分鐘的CBT治療,內容包括心理教育、呼吸練習及用認知行為方法紓緩徵狀的方法。他們在研究開始、第九周及第廿六周會評估婦女們的情況。

結果CBT組在第九周時,其潮熱、夜汗徵狀有較明顯的下降,而好轉情況在第廿六周時仍然持續。據統計,接受乳癌治療的婦女,有65-85%會出現這兩種不適徵狀,引致情緒抑鬱、睡眠及生活質素下降。加入CBT為輔助治療,可讓這班婦女有更佳的復康。研究報告獲《刺針》(腫瘤科)醫學期刊刊登。

--------------------------------------------------

腦掃描技術
未來可診斷幼嬰自閉症

現時自閉症診斷一般要待孩子兩歲以後才能確診,《美國精神科學期刊》刊登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精神科一項研究,指精密度更高的腦掃描技術,將來或可將確診年齡,提前至六個月的幼嬰。

研究採用非等向性指標(fractional anisotropy)腦掃描技術,分析幼嬰大腦的白質密度(白質內滿佈神經纖維,建立腦部主要神經迴路連接不同腦區)、以及神經纖維的水分擴散(以評估髓鞘密度),作為預估自閉症的參考。

科學家找來九十二名家中有兄弟姐妹患有自閉症的幼嬰參與研究,在他們六個月、十二個月及廿四個月大時,量度其腦部神經纖維密度,並在兩歲時作自閉症評估。研究發現,自閉症幼童在半歲時,其神經纖維較厚、較密;兩歲時,白質顯得較薄,此結論可為未來的診斷方法,提供更多線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