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地上引發食源性疾病

[2016-04-18]

坊間流傳一項訊息,認為人接觸一點污垢是會對健康有益處的,而人為的衛生措施是不合自然規律,那些相信一點點污垢是不會危害健康的人可參考發人深省的統計數字。在英國,每年有差不多一百萬人患上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其中約有二萬人需要住院接受治療,有多至五百人因此死亡,而大部份個案是可以經採取基本的衛生措施預防的。

坊間也一直流傳另一項訊息,謂若食物掉在地上,立刻拾起給它輕輕一抹然後放入口內吞下,有人說只要食物掉在地上不超過十秒鐘、五秒鐘或三秒鐘仍是可以安全進食的,這傳聞究竟有沒有科學根據呢?

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微生學家朗奴•克拿醫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他將薄餅、蘋果和「多士」(即烤麵包)掉在受大腸桿菌污染的地面。仿照食物掉在受污染的環境,查看食物掉在地上的時間會否影響被細菌污染的程度,結果是與沒有掉在地上的對照樣本比較。所有掉在地上的樣本,不論是立刻、過了五秒鐘或是十秒鐘拾起,都是受到細菌的嚴重污染。

朗奴•克拿醫生的簡單實驗亦受到其他研究所證實,所以「三秒鐘」、「五秒鐘」或「十秒鐘」規則都是訛傳,他的忠告是:「掉在地上的食物,無論是掉在地毯、廚房或是街上,都是應該放入廢物箱而不是放入口裏。」

很多人以為食原性疾病只會外出用膳時才會發生,其實在家裏做飯或準備其他食物時也會同樣令人染病,採取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大大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

(一)洗手:接觸食物前、後(尤其是接觸未經煮熟的食物,包括生肉、魚、蛋及蔬菜後)、如廁後、打噴嚏或咳嗽後、將垃圾放入廢物箱後、觸摸動物(包括寵物)後都要用肥皂(或皂液)及溫水將雙手徹底清潔。

(二)清洗厨房內準備食物的檯面:準備食物前、後(尤其是準備未經煮熟的食物,包括生肉、魚、蛋及蔬菜後)要將檯面清洗,不需使用消毒藥水,使用暖的皂液已足夠。

(三)將洗碗布清洗:經常將洗碗布清洗、並風乾,骯髒而潮濕的洗碗布是細菌繁殖的溫床。

(四)將未經煮熟及已煮熟、可食用的食物分開擺放,以防交叉感染。

(五)處理未經煮熟及已煮熟、可食用的食物時要使用不同的砧板、刀、碗碟等,以防交叉感染。

(六)將食物徹底煮熟。

(七)將雪櫃的溫度保持在攝氏5度以下,這才可防止會致病的細菌生長。

(八)將生的肉存放在雪櫃內最下層的一格,以免接觸、或肉汁滴到已煮熟的食物。

(九)將吃剩的餸菜盡快(在九十分鐘內)冷卻,並儲藏在雪櫃內,最好是在兩天內將這些吃剩的餸菜食用。

(十)不要食用過了「此日期前食用」的食物,就算外貌與味道都沒有異樣,因為過了這日期,細菌會生長及繁殖得很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