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一)

[2016-07-12]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雖然雷同的故事每天也在重演着。良哥是位中年教師,由於家族曾罹患腫瘤,所以特別緊張身體,夫婦倆會年年驗身,包括抽血化驗CEA、AFP、PSA、CA19-9 等腫瘤標記(Tumour markers)。

好景不常,新近那次檢驗竟發現良嫂CEA(癌胚抗原)超標,CEA 是腺腫瘤的標記,腸癌、肺癌、乳癌都有可能令指數上升。良嫂一向冇病冇痛,這噩耗恍如晴天霹靂,良哥更是憂心忡忡,生怕悲劇會在妻子身上重演,故此聽從體檢中心建議,花了兩萬元在私家醫院替良嫂進行正電子掃描(因為公家醫院排得期嚟都死了;全港也是這樣道聽塗說的),希望儘快找出腫瘤,病向淺中醫。

做醫生的也會明白,腫瘤標記有助監察及跟進已知的腫瘤,卻不適用於診斷腫瘤,但若果自作聰明或聽信坊間的「體檢套餐」將其用來普查腫瘤(Screening),便只會出現大量如良嫂的情況:假陽性(False positive),即是沒有患病,化驗卻判斷為不正常。統計數據顯示,在沒患腫瘤的人口中,每一百人便最少有三位CEA 會超標,吸煙人士假陽性的機會更可高達兩成,換句話說,CEA 超標並不代表當事人健康是出了問題,反之,真正患腫瘤的,CEA 亦未必一定超標(即是假陰性,False negative)。

一如所料,良嫂的正電子掃描沒有發現腫瘤,然而,照不出問題並不等同沒有問題,因為再精確的掃描技術,也免不了存在假陰性的可能。為了進一步排除腫瘤,醫生建議良嫂三個月後再接受掃描,看來,良哥仍要憂心多一段時間,及再花一筆金錢了。

知道得愈多,事情會否就愈清楚?那得視乎我們是用對了方法、用錯了方法、還是把對的方法用錯了,以腫瘤標記普查腫瘤明顯屬於後者。正如杞人憂天,假如杞人再加入一些指標來預測天塌的機率,那非但無助阻止天塌,杞人更會因不時的假陽性變得更加憂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