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的絕密醫療檔案

[2016-07-26]

凡余所見所聞,不論有無業務之牽連,余以為不應洩漏者,願守口如瓶。—《希波克拉底誓詞》c. 500BC

「前輩,我將研究寫成論文,請過目。」

「多謝你還記得有我這個前輩。咦,這篇只算病例報告(Case report),未有耐稱得上『研究』或『論文』喎。沒錯,部分學者也會興之所至在期刊發表病例,但光靠這些是不足以取得教席的。再者,寫病例最重要是避免洩露病人身份。」

「唔明,雖然我聲稱學術界。」

「再舉例,歷史上便曾有學者以私隱原則,巧妙地解救了兩場管治危機兼公關災難。從前,美國總統的民望除了取決於他心地是否善良,還得視乎當事人健康狀態,譬如二戰的羅斯福,他原本不良於行,拍照及演說時卻會用支架站立,以保持硬淨的形象。

更令人擔憂是羅斯福臉上一顆黑痣,記者發現該痣在1943 年突然消失,不禁令人懷疑他曾否動過手術,及切除的是惡性黑色素皮膚瘤,白宮只推說總統患了高血壓,主診醫生也全數噤聲,保密守則似乎已凌駕於國家利益。然而,民眾早察覺事有蹊蹺,新聞照片所見,這位美國最高統帥已病得只剩半條人命,在談判桌上更是反應遲鈍,最終讓蘇聯史太林佔盡便宜,割據了戰後半壁天下,若非受羅斯福健康所累,世人(包括香港人)的命運便可能全然改寫。

1945 年4 月12 日,羅斯福猝逝,官方公布的死因是中風。數年後,有學者發表了一篇黑色素瘤的病例報告,其中一例講述患者大腦功能被腫瘤嚴重侵蝕,但該個案是無名無姓無編號,只有死亡日期:1945 年4 月12 日。」「患者身份實在呼之欲出喎。原來只要不具名,便能在醫學期刊發表名人權貴的病情,最近不是有位患反社會人格兼謊言癖失心瘋的嗎? 等我寫寫佢先。」(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