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反季節蔬菜 有蟲眼≠無公害

[2016-11-23]

「不時不食」,這是一句老話,講的是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到什麼季節吃什麼東西。然而,到了如今,冬天吃西瓜、夏天吃蘿蔔,我們甚至搞不清楚什麼是應季菜,反正一年四季什麼瓜果蔬菜都能吃得到,原因就在於如今反季節蔬菜大行其道。反季節蔬菜到底能不能吃?該如何挑選反季節蔬菜才更安全?

口感稍差,反季節蔬菜的「硬傷」
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反季節蔬菜雖然賣相不錯,可是吃起來口感稍差。這是怎麼回事?對此,中國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教授蔣卓勤解釋,大棚高溫高濕的環境加快蔬菜的生長,使得蔬菜生長期比露天栽培的應季蔬菜短,從而導致品質和口味稍次於應季蔬菜。另外,反季節蔬菜由於生長期短,經催熟等處理,本身口感會變差,比如現在市場上賣的大棚番茄,皮就特別厚,咬下去感覺是生的,還沒有熟。

反季節蔬菜要防農殘超標
除了口感差外,反季節蔬菜還有另一個硬傷。與露天種植的應季蔬菜相比,反季節大棚種植的蔬菜,由於棚內環境高溫高濕,加上種植密度較大,使得大棚溫室反季節蔬菜在生產過程中病蟲害較為嚴重。對於反季節蔬菜,美國克萊頓生物營養學系碩士錢鳳英的新書《走向平衡——尋找自己的健康思維》中認為,大面積種植反季節蔬菜,很可能會造成農藥超標,因而對其持謹慎態度。

反季節蔬菜如何挑選才安全?
應當選擇大小、形狀和色澤正常的蔬菜產品,不要一味挑個頭過大或色澤鮮豔的,這都有可能是不規範用藥所致。另外要嗅氣味。多數蔬菜具有清香、甘辛香、甜酸香等氣味,有其他異味的蔬菜不建議購買。還有看形態。多數蔬菜具有新鮮正常的狀態,還有的蔬菜由於人工使用了激素類物質,會長成畸形。最後要提醒的是,帶蟲眼的蔬菜絕不等同於無公害蔬菜,有時有蟲眼的蔬菜農藥殘留量反而可能更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