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性飲食:真的有益健康嗎

[2017-06-26]

推廣「鹼性飲食」的人謂這種飲食能預防及醫治多種不同的疾病,包括癌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等嚴重的疾病。

這是基於他們的假說,謂食物能改變人體內的酸鹼度,原來當進食後我們的身體會將食物消化和吸收並從中提取能量,這個過程如同將食物燃燒,只是在緩慢、受控制的形式進行。在燃燒食物時會留下灰渣,即如在火爐中燃燒木材一樣,這些灰渣會是酸性、鹼性或是中性。推廣鹼性飲食的人謂灰渣會影響身體的酸鹼度,簡單而言,進食留下酸性灰渣的食物令身體轉成酸性,進食留下鹼性灰渣的食物令身體轉成鹼性,而進食留下中性灰渣的食物對身體的酸鹼度並沒有影響。

根據鹼性飲食的傳統理論,殘留酸性灰渣的食物包括肉類、雞肉、魚肉、雞蛋、穀類、芝士、酒類等。殘留鹼性灰渣的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乾果、豆類等,但不包括小紅莓、梅乾、李子等。殘留中性灰渣的食物包括天然脂肪、澱粉質和糖等。由於酸性或鹼性灰渣是基於燃燒食物後殘留灰渣的特性,而不是食物本身的酸性或鹼性,所以一般人認為屬酸性的柑橘類水果在這個飲食方式屬鹼性。

酸鹼度是以量度酸鹼值為準,酸鹼值是介乎0至14 度,0 至7 度是酸性,7 度是中性,而7至14 度是鹼性。人體內不同組織與器官的酸鹼度會有不同,例如消化食物的胃酸含鹽酸,令胃部的酸鹼度只得2 至3.5 度,屬高度酸性;尿液的正常酸鹼值則是5.0 至7.0 度;血液則經常保持輕度鹼性,酸鹼值在7.35 至7.45 間。

為確保身體各項功能運作正常,血液的酸鹼度必須維持穩定,若血液酸鹼度偏離正常範圍,細胞便會停止運作而迅速導致死亡,所以人體有多個有效的機制保持體內酸鹼值的穩定,不會受外來因素、包括食物等的影響,只有幾種嚴重的疾病才會改變血液的酸鹼度,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腎衰竭會導致酸中毒,而肺功能衰竭會導致鹼中毒等。

食物確能改變尿液的酸鹼度,因為這正是人體調節體內酸鹼度的主要方式之一,將過剩的酸性從尿液排出體外,例如吃過酸性食物後的幾個小時,尿液都會呈酸性,因為腎臟正從身體排出過剩的酸性。不過,尿液的酸鹼度並不是可靠的指標,不能準確反應人體整體的酸鹼度和健康,因為除了飲食外,它還會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使用試紙測試,就算尿液呈鹼性,但對血液的酸鹼度及整體的健康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鹼性食物能防治癌病嗎
推廣鹼性飲食的人謂癌細胞只能在酸性的環境存活,進食鹼性飲食能醫治癌病,並能令癌病痊癒。不過這個論點是站不住腳的:( 一) 正如已在前文討論過,食物並不能改變血液的酸鹼度;( 二) 癌細胞並不一定只能在酸性的環境存活,已有很多研究證明癌細胞也可在鹼性的環境成功存活;( 三) 研究也證實是癌細胞製做出酸性的環境、而不是反過來酸性的環境培育癌細胞。加拿大癌症協會也認同,沒有科學數據證明鹼性食物能有效防治任何癌病。此外,亦沒有可信的科學研究數據證明鹼性飲食能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及其他疾病。

話又說回來,其實鹼性食物屬健康的飲食,因為它是基於天然和沒有加工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堅果、豆類等,並少吃肉類、穀類等,而不是因為它能改變人體的酸鹼度。不過不要過分限制進食肉類及穀類等,否則會導致缺乏某些維他命、礦物質及營養素而引起營養不良,所以從均衡的膳食攝取足夠的營養才是健康的飲食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