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不比牛奶差 補鈣效果更好

[2017-12-21]

「飯後喝酸奶助消化」,「糖尿病患者不能喝酸奶」,「酸奶越酸越有營養」……這些說法是否影響了你對「酸奶」的看法?然而,這些說法是真的嗎?來為大家解讀「喝酸奶,不該相信的傳言」。

1. 吃撐了,喝杯酸奶有助消化。在很多人眼中,「助消化」是酸奶最重要的保健功能之一,因此吃撐了時也會首選酸奶。事實上,酸奶有助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經常喝對於改善消化確實是有幫助的。但不建議大家在吃撐了時再喝,因為酸奶本身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食物,吃撐了再喝酸奶反而會加重飽的感覺,並不利於消化。而且,酸奶本身也含有一定熱量,吃撐了後再喝酸奶就等於額外攝入這些熱量,長期如此可能導致發胖。其實喝酸奶沒有特定的時間限制,兩餐之間或者飯前喝都可以。

2. 酸奶補鈣效果不如牛奶。提到補鈣,多數人想到的是牛奶而並不是酸奶。其實等量的酸奶要比牛奶含鈣量略高,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降低了乳糖的含量,但保留了牛奶中其他營養物質,所以酸奶仍有補鈣的效果。另外,酸奶中鈣的吸收率比牛奶中的只高不低,因為乳酸和蛋白質分解產生的肽類物質,都可促進鈣吸收。

3.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酸奶。和牛奶相比,酸奶含糖量較高,因此被很多糖尿病患者視為「禁品」。其實雖然酸奶中加入了糖,但其升血糖的速度並不快。因為酸奶中的乳酸能延緩胃排空,有幫助控制餐後血糖的作用。另外,酸奶中富含鈣,而鈣有助胰島素的正常釋放,從而有助平衡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喝1 杯酸奶(125 克左右),如果實在擔心血糖可以喝低糖酸奶。

4. 酸奶越酸越有營養。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名字叫酸奶,是不是越酸,說明其營養越好呢?酸奶的酸度來源,是乳酸菌利用乳糖代謝產生的乳酸,這與發酵劑的菌種和發酵時間等因素有關。制作酸奶必須使用的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當中,如果桿菌占優勢,酸度就會很強,但這不能說明酸奶的品質更好。另外,酸奶的酸度也是有限度的,如果酸奶在儲存、物流過程中脫離了冷鏈,如被擱置在室溫或者戶外環境,乳酸菌會迅速繁殖而導致酸奶酸度增加,超出可接受範圍。這樣的酸奶口感會很酸,乳酸菌活力下降,乳蛋白變性程度增加,不利於人體吸收,也不利於腸胃健康。

5. 酸奶中的增稠劑會引起「血液黏稠」。酸奶中的增稠劑品種很多,包括果膠、瓊脂、食用明膠等,它們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屬於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不僅無毒無害,不會引起「血液黏稠」,還有利於延緩餐後的血糖、血脂上升速度,是有利於預防慢性病的有益成分。增稠劑的安全性一般來說都非常高,所以在很多食品中都沒有限制其使用量,酸奶中的使用量也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6. 常溫酸奶沒啥營養。跟低溫酸奶(「活菌型酸奶」)相比,常溫酸奶(「滅菌型酸奶」)在經過乳酸菌發酵後,再次經過了熱處理,殺滅了酸奶中活的乳酸菌,因此,它可以在常溫下銷售和存放。從營養角度來講,低溫酸奶和常溫酸奶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含有「活的乳酸菌」,其余營養成分沒啥區別。如果為了獲得乳酸菌的益處,建議選擇低溫酸奶。如果不需要活菌,常溫酸奶更有市場優勢。因為即便沒有乳酸菌,酸奶中的蛋白質、鈣和維他命仍然存在,所以對於那些因為種種條件無法冷藏,也不便購買酸奶的人(比如學生或者外出旅遊的人)來說,常溫酸奶是更好的選擇。同樣的道理,如果腸胃接受不了冷飲,也可以將酸奶加熱後再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