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併發 低血糖症

[2012-08-08]

香港約有七十萬名糖尿病患者,即約每十人便有一人患糖尿病。醫護界一向重視患者嚴控高血糖,但大眾對糖尿病其中一種常見併發症──低血糖症卻認知有限。專家提醒,血糖水平並非愈低愈好,血糖過低可致頭暈、抽筋、引發心律不整,甚至死亡。

撰文:郭慧嫻
攝影:譚志榮、葉漢華
部分圖片: Getty images

低血糖症(Hypoglycemia) 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內分泌及糖尿專科醫生丘思欣表示,人們進食醣類(即碳水化合物)食物,消化後會變成葡萄糖,經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後,便成為血糖。一般人的身體會自行調節血糖水平,因為胰臟會分泌胰島素協助調控。但低血糖症患者可能因血糖水平忽然降低,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徵狀:

輕微徵狀:肚餓、出汗、心跳加速、手震或暈眩。

嚴重徵狀:反應遲鈍、語無倫次等失常行為、不省人事、心律不整、心肌梗塞、抽筋甚至死亡。

正常人的血糖水平低於2.8mmol/L便屬低水平,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若低於4mmol/L也可能出現低血糖症的不適現象。同時,低血糖的徵狀與血糖水平及下降幅度有關,因此若血糖水平長期過高,即使血糖值降至10mmol/L,因屬大幅下降也會出現低血糖的不適反應。

供糖不足影響大腦

丘思欣解釋,腦部、肌肉等身體各個器官,都需要葡萄糖提供能量維持身體運作。當血糖水平下降,腦部細胞所需能量不足,腦功能可受影響。低血糖初期,交感神經受刺激而過度興奮,增加腎上腺素分泌,致使出現出汗、心跳加速及手震。隨着情況持續,腦部嚴重缺乏能量下無法正常運作,會出現意識模糊、語無倫次、抽筋及昏迷等徵狀。此外,心臟肌肉亦因交感神經亢奮,大大增加心跳紊亂及心肌梗塞等死亡風險。有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比沒有低血糖症的,死亡風險高出三倍。

然而,低血糖患者出現上述嚴重情況前,可以沒有任何病徵作預警而直接昏迷。丘思欣提醒一型糖尿病患者、長期注射胰島素針劑者(例如每日至少三次注射胰島素)及經常出現低血糖症狀人士,都是高危一族。他們可能因為身體習慣血糖處於低水平,交感神經變得遲鈍,降低警覺性。

六成糖尿曾低血糖

大眾一向甚少聽聞低血糖症,對其認知不多,其實此症並非罕見。丘思欣說,有外國研究發現六成糖尿病患者,曾出現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徵狀。低血糖症在香港甚為普遍,但一般成人有輕微的低血糖徵狀時會及時補充糖分,故入院率或主動求診人數不多;但年長的糖尿病患者,因自身器官功能衰弱,或年老而不懂及時補充糖分,患低血糖症而需入院治療的比率會較高。她稱香港有約5%六十歲以上糖尿病患者,曾因低血糖症而需送院治理。

香港數據顯示,7%使用胰島素針劑患者曾出現低血糖症;口服藥物病人則有1.5%。丘思欣強調使用胰島素相關藥物的病人,需小心配合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以及按運動量變化而調整藥物劑量,減少患低血糖症風險。她解釋,於餐前使用的糖尿病藥物,可避免患者進食後體內血糖水平升至過高,但若用藥後沒有短時間內進食,便有機會令血糖水平過低。同時,運動會消耗身體能量,若運動前不適量進食,亦會增加低血糖症風險。

肝功能受損亦高危

撇除糖尿病人,胰臟或胰島素瘤患者、肝衰竭或肝癌等肝功能受損、糖尿病前期或有內分泌問題等病人,都有機會出現低血糖症。丘思欣稱,肝臟功能包括儲存糖分及製造肝糖,肝功能一旦受損,便有機會未能及時補充糖分導致低血糖。

另外,部分年輕女性會於進餐後兩至三小時,出現肚餓或暈眩等輕微的低血糖徵狀。一般情況下,及時進食餅乾等補充血糖便無大礙。現時醫學界對其成因未明,估計因餐後分泌過多胰島素致病。而減肥、經常不進食、厭食症或營養不良等人士,也有患上低血糖症風險。

低血糖急救:
先驗血糖 後補糖分

一旦出現低血糖徵狀,急救有幾大步驟:

① 若患者保持清醒,可先「篤手指」用驗血機檢測血糖水平;

② 如有需要應進食糖果、朱古力、半杯橙汁或汽水等醣類食物,補充十至十五克葡萄糖(約兩粒方糖份量)。

③ 一般徵狀可於十至十五分鐘後消失。隨後約五分鐘,應再次「篤手指」確定血糖水平。

④ 若血糖水平過低,可再補給醣類食品。如患者已神志不清且情況嚴重,需送院治療,醫護人員可為病人靜脈注射葡萄糖,加快補充血糖。

丘思欣提醒,部分糖尿病患者因感肚餓而誤以為出現低血糖,建議先檢查血糖水平,否則盲目進食可能導致血糖水平過高。

穩定血糖水平貼士

為免血糖水平高低不定,丘思欣指糖尿病患者需小心控制並穩定血糖水平:定時「篤手指」:人可於不同情況下血糖水平出現波動,糖尿病患者需按個別病情定時驗血,例如按藥物使用情況增加「篤手指」次數。

按指示服藥:需按醫生指示使用胰島素相關藥物,勿過量用藥,並需按飲食及運動等生活習慣,與醫生商討調校藥物劑量。飲食定時定量:多數食物含有糖分,若進食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血糖水平不穩。小心選擇運動:開始做運動時應從低運動量入手,如每次只做十分鐘,並於運動前後檢測血糖水平。

不同人士對同一食物引致的血糖水平變化不盡相同,她亦鼓勵糖尿病患者多測試自己進食不同食物後的血糖變化,有助改善飲食習慣,穩定血糖水平。

--------------------------------------------------

何謂升糖指數?

替食物分類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 數值介乎0至100,反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和吸收的不同速度,指數愈高,食物愈快被消化和吸收。指數可以分為高(70或以上)、中( 介乎56至69)和低(55或以下)。不含或含極微量碳水化合物如肉類和蛋,其升糖指數為0。食物的升糖指數可參考澳洲悉尼大學升糖指數研究所網頁:www.glycemicindex.com。

--------------------------------------------------

飲酒可致血糖驟降

酒精會降低血糖濃度,致空腹血糖急降,出現低血糖徵狀。同時,酒精有機會影響胰島素針劑或口服降血糖藥物療效,從而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

飲食陷阱
注意夏季高果糖水果

炎夏是西瓜、荔枝等水果的盛產季節,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註冊營養師張可琪表示,夏季當造水果如西瓜、荔枝和龍眼,本身已是高升糖指數食物,加上天氣炎熱,加速水果「熟透」,都會增加水果的果糖含量。但夏季盛產的瓜類蔬菜,則不會大幅影響血糖水平。

食物選擇雖可影響血糖水平,但張可琪強調,一般人進食後會自行調節體內的血糖水平。對於糖尿病患者,為預防低血糖症,建議患者進食低升糖食物,如紅米、糙米、麥皮、燕麥、通心粉及「彈牙」的米線,避免白飯或粥類等質感糜爛的高升糖食物。她解釋,質感糜爛的食物易於消化,縮短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程,可令血糖突然升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