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開始 認識社會公義

[2019-11-19]

最近香港局勢叫人泄氣,身邊的家長總有句話掛在口邊:「我都唔知點教我個仔/女」。新學年開始,家長就更加焦慮,開始想在家裏談更多有關社會和道德的話題,爸媽的壓力自然大增。

以下的讀本訓練是以導讀的方式,促進小朋友的道德發展同時也能訓練語言能力,希望幫到大家。

有家長問:小朋友要從幾歲開始,才能明白這些道理? 根據學者Helwig & Jasiobedzka(2001)一個關於小孩能否辨別「有利社會或不公平的法律」的研究,發現小朋友在大概6 歲時,已能運用「權利、公義」等概念來辨別是非。而要學習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的先決條件有二:要有一定的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與一定的語言能力。

所謂道德發展,「理解別人的想法」(perspective-taking) 和「同理心」(empathy)對學習「公義」這概念是必要的,而這兩方面會在4 至9 歲之間逐漸成熟(Colby & Kohlberg, 1987)。至於語言能力,小朋友需要建立一系列關於「情緒」的詞彙,並配合道德發展中的「理解別人的想法」,才能在明白道理的同時,也有能力表達對事情的看法。小朋友一般在6 歲後,就開始具有相關的語言能力了。所以,其實初小的同學已開始有能力了解社會上的事。

「聽、說、讀、寫」的方法
今次教大家的訓練方法,是根據學者Dever,Sorenson & Broderick(2005)的一項研究(美國期刊Social Studies and the Young Learner 第18 期)而設計,內容是如何利用閱讀圖書,來教導小朋友學習社會公義。利用圖書的好處,是可以比較具體,其中期刊建議了一些英文繪本可供家長參考(註)。

訓練的方法,大致以傳統的「聽、說、讀、寫」4 方面練習。首先,家長和小朋友可以輪流朗讀書本內容,一方面訓練小朋友的聽讀能力,同時也可建立相關詞彙,例如:公平、自由、運動(movement)等字詞。之後,家長可與小朋友討論故事的內容,訓練說話組織的能力。例如:「如果你是主角,會覺得怎樣?」

如果小朋友已經進入高小階段,家長更可以作伸延討論,討論現在相關的社會狀况或問題,這能幫助小朋友代入、理解他人的想法,建立易地而處的能力。最後,家長可以鼓勵與小朋友一起製作讀後紀錄,內容由小朋友自己發揮,家長作引導。例如寫下故事後感想、有沒有新提議等等,訓練小朋友的寫作能力,又或是一起建立「腦圖」,擴大相關主題的詞彙。

最後,以一個小故事作總結:記得在我小四那年的6 月4 日,老師沒有如常上課,反而在課堂上播出「六四」的新聞報道,她沒有說太多自己的個人評論,只是讓我們學生看相關的片段。這是我第一次了解和認真地看待這歷史事件,那時我10 歲未夠,但我很記得,自己已經明白了當中的是與非。各位家長,不論小朋友的年紀大小,在這亂世中,你們仍然可以教育出一個有良知而明辨是非的下一代,別小看自己播下的種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