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眩暈.澤瀉

[2020-03-23]

澤瀉湯
材料:澤瀉五錢、白朮四錢
製法:一碗半水煎至八分
功效:脾虛引致的下肢水腫
備註:澤瀉不能長期服用,否則可能對腎功能構成損害,建議飲用前諮詢中醫師

今期開始,我會談談五官科疾病的個人用藥經驗。首先第一個病是耳源性眩暈,又稱梅尼埃病,即很多時我們習稱的「耳水不平衡」,它是內耳病變引起的以眩暈為主症的一種常見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是眩暈、耳鳴和耳聾。眩暈為突發性的旋轉性眩暈,病人睜眼時周圍物體繞體轉動,閉眼時則感覺自身在轉動,或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和血壓下降等迷走神經刺激症狀。

眩暈持續約三十至四十分鐘,可持續發作數天,甚或更長,發作時病人意識清楚,耳聾發作時明顯,間歇期聽力可部份或完全恢復,發作時和發作後的聽力時好時壞是本病一個特癥,發作次數多和頻密,耳聾越嚴重。耳鳴多在本病發作前、發作期出現,發作後逐漸會減輕或消失。本病屬中醫學的「眩暈」範疇。

這個病臨床經常會碰到,是多發病,常為病人帶一定程度不適,久不久就發作一次,毫無預警,為病人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很多人因而感到苦惱與沮喪。中醫很多時將此情問責於水,因體內積水而導致眩暈,我喜歡用澤瀉。它屬於利水滲濕藥,是澤瀉科多年生沼濃植物澤瀉的根部,古人命名澤瀉,是指服藥後小便增多,如沼澤的樣子。

澤瀉利水,只能治標,而不治本,治本要從「脾臟」入手。脾五行屬土,水來土淹,土是水的星。洪水來犯,我們往往用土築堤,或堆沙包防洪。故此在使用澤瀉時,必須配合白朮,健脾培土以制水源泛溢。天文台發作豪雨警告,渠務署便立刻派人清理市區馬路兩傍地渠內淤塞物,俾豪雨來臨時能順利排走,澤瀉就好比是負責疏通渠道的工人;而商戶、村民在商舖、居所門前堆上沙包,防止洪水進入,減低財物損失,白朮就好比是沙包。

澤瀉、白朮,是治水的最佳拍檔,這個組合,並非我所創,而是一千八百年前東漢名醫張仲景的一組藥對處方,名為「澤瀉湯」,千多年後,竟然仍能夠為市民健康,作出服務,是否一個奇跡?這使我聯想起今天新型冠狀肺炎肆瘧,中醫藥走到最前線,為拯救黎民,作出不可磨滅貢獻,據報有效率很高,實際統計數字,留待疫情過後,由有關當局作出總結。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