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症•山藥

[2020-06-15]

山藥蒸肉餅
材料:鮮山藥半條、瘦肉四兩、鹽、糖適量
製法:山藥去皮切碎、興瘦肉一起x爛、混進鹽糖、蒸熟
適用:食慾欠佳的小朋友

厭食症是指較長時期的食慾減退或消失的一種小兒病症。臨床表現為食慾不振在兩個月以上,往往因食之無味而見食不貪,甚則拒食,可伴面色少華、形體消瘦。長期厭食,蛋白質攝入量不足,可影響小兒的營養狀況、身高、體重不足,食慾和味覺敏感度下降。厭食症可發生於任何季節,但夏季暑濕當令之時,可使症狀加重。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病,以1至6歲為多見,城市兒童發病率較高,一般較易治癒,但長期不癒者,可使氣血生化乏源,抵抗疾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其他疾病,本病屬中醫學「納呆」範疇。

厭食症處理得宜,可以康復,極端例子,或可導致死亡。記憶所及,多年前美國著名樂隊Carpenter的女主音歌手Karen Anne ,長期患上神經性厭食症而去世。厭食症成因多種多樣,治療方法,不一而足,但縱有不同成因,最終都是對脾胃做成損害,因而出現厭食症,中醫認為主要病位在脾胃,治療由始至終,都要兼顧脾胃。大海航行靠舵手,明療整體大方向,有了定海神針,治療此病,就易得心應手。

治療小兒厭食症,我喜歡用山藥。山藥很多人習稱懷山,其實這不是一個標準處方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它叫山藥。為何我們要強調統一標準藥名,因為我們希望中醫中藥走向國際。歷朝以來,文化地域關係,中藥名稱並不統一,做成中藥發展的窒礙。例如大黃,有人叫川軍,有人叫將軍,有人叫大黃,三個地域有三個名稱,其實同指一隻藥,假若處方給一外國人,就教人無所適從。

如用成方,我喜歡用參苓白朮散,隨證加減,藥物組成是:黨參、茯苓、白朮、甘草、扁豆、陳皮、蓮子、山藥、砂仁、薏苡仁、桔梗、大棗。對方劑有涉獵的讀者,一看就知這是四君子湯的增強版。四君子湯,出自宋代政府官員編製,用來指導平民百性治病的書籍,名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說起來有點慚愧,對比今天政府,在此方面的工作,著力不多,相教壹千多年前的宋代政府,是比了下去。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