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伊波拉 各方輕視致蔓延

[2014.11.06] 發表
西非國家人民對政府長久不信任,民眾害怕到醫院接受治療,擔心「一去不返」,寧願藏匿家中。圖為利比里亞首都附近一小鎮,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男子在寓所昏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塞拉利昂社區人員在社區巡遊,手持宣傳海報及擴音器,教導當地居民如何預防伊波拉。
伊波拉病毒可能源自森林中的蝙蝠,野味可能成為傳播媒介。蝙蝠在西非被視為美食,當局雖已禁止銷售及食用以防止病毒散播,但仍有不少人食用。

【明報專訊】西非伊波拉疫情持續,逾5000人死亡。歐美出現本土病例,伊波拉擴散速度遠超預測。全球化下病毒無國界,被批評失職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初期「漠視」疫情的發達國家,以及西非疫國長久以來的弊病,促成今次疫情蔓延。

什麼是伊波拉?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以1976年首次發現確診個案的剛果民主共和國(舊稱扎伊爾)伊波拉河命名,是一種人畜共通病毒。病毒潛伏期為2至21日,病徵包括發燒、嘔吐、腹瀉、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乃至內出血,人類感染死亡率可高達九成,目前未有認可預防疫苗。

科學家至今未找到病毒源頭,但有證據顯示果蝠很可能是病毒的天然宿主。人類透過密切接觸野生動物感染;人際間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汗液、排泄物、嘔吐物和唾液等帶病毒體液,以及間接接觸受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

哈佛大學專家蓋爾(Stephen K. Gire)今年8月發表的研究指出,西非伊波拉病毒已出現341個變種。有動物傳染病專家警告,若西非個案繼續上升,病毒變種風險增加,變得更適應及易於傳播,例如減低患者死亡速度,增加感染他人的風險。

◆為何在西非爆疫?

西非多國大規模爆發伊波拉疫症。2014年3月,從未出現過伊波拉的幾內亞(Guinea)爆發疫情,7月起蔓延至鄰近多國。

最早發現伊波拉病毒的科學家皮奧(Peter Piot)表示,此病可輕易預防或控制,「毋須高科技,關鍵是注重基本衛生,隔離、檢疫和保護自己」。不過,由爆發之初數百宗,半年間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3國通報個案共逾1.37萬宗。疫情不受控的背後,西非發展落後是一大原因。

1. 政府貪腐 管治威信低落

爆發疫情的國家如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同樣受內戰所困,當地人民吃過政府不少苦頭。政府長期貪腐,令民眾不再信任官員,甚至對到來協助抗疫的國際醫療人員存有敵意,曾有醫護人員收集患者遺體消毒埋葬,遇上村民襲擊,部分村民認為醫護人員受薪於政府,另有所圖。

在塞拉利昂,有謠傳稱伊波拉疫情只是當局虛構,掩飾拿人體做實驗,甚至傳聞有食人儀式。當地有病人家屬到醫院搶走病人、在醫院外示威,還威脅放火燒醫院。醫護人員走進社區,希望了解誰曾與患者有密切接觸時,患者往往會躲起來,需要隔離的患者更可能逃脫,並由家人藏匿,令治療過程更困難。

2. 政府涉瞞報疫情

2014年4月,幾內亞總統對外宣稱疫情已受控,各疫區匯報感染病例已減少,有些地方的感染人數甚至降至零。但截至10月29日,幾內亞已有997人死於伊波拉,疫情仍然嚴重,當地居民知道政府的聲明不盡不實,疫情從未結束。

3. 政府資訊不全 民眾掉以輕心

曾任世衛通訊專員的Dick Thompson在《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伊波拉為什麼橫掃非洲?〉,指這次疫情本可較易控制,但由於非洲西部幾乎沒有出現過伊波拉疫情,加上政府官員為了和緩民眾的恐懼,提供的資訊未能反映真實,甚至自相矛盾,導致當地人,甚至專業衛生人員都不知道已經發生疫情,掉以輕心。

4. 醫療系統千瘡百孔

西非多國貧窮,公共衛生系統千瘡百孔,部分政府一直未有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例如有些地方連探熱針也欠缺,醫療人員無論在監控疫情和治療上,均碰到極大困難。

幾內亞的反對派指摘,國家開支預算中,僅2.7%撥給衛生部門,醫院殘破、設備落後,醫護人員只顧斂財。

5. 公眾教育拙劣 民眾缺衛生知識

曾數次參與對抗伊波拉疫情的傳染病學教授大衛?黑曼表示:「教育群眾是預防疾病在社群中傳播的最好方法。」然而,西非大部分國家教育水平低落,缺乏公共疾病的傳播和預防知識,民眾容易誤信謠言。利比里亞便有傳言稱朱古力混合咖啡、洋b、糖就是伊波拉的解藥,不用去醫院。非洲居民不相信醫學,認為伊波拉是巫術怍怪,患者是受到詛咒。

6. 傳統風俗加速傳播

西非國家的傳統葬禮風俗,加劇疫情蔓延。當地一些部落傳統上將親人遺體放在屋內數天,清洗、撫摸,甚至親吻遺體,容易徒手接觸到病人的體液和排泄物,葬禮成為病毒傳播的高危點。

世衛和人道救援組織派多名專家前往西非,除了透過傳媒宣傳教育、傳播正確資訊,亦嘗試借助宗教、部落領袖的影響力,加強對抗伊波拉疫情的力量。

更多教育
新聞定格﹕中國 十大挑戰
【明報專訊】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經濟發展迅速,不少地區急速城鎮化,但亦揭示最少10個社會、政治制度問題。中央政府怎樣回應改革開放帶... 詳情
2.內部分離主義
【明報專訊】中國有56個民族,包括人口最多的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現時中國有5個民族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廣西壯族、西藏、寧夏回族和新疆維吾... 詳情
3.政制改革舉步維艱
【明報專訊】中國事務評論員劉銳紹曾於2013年撰文,認為「中國的形勢和條件已到了適合推行政治改革的時候」。文章引述聯合國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詳情
4.中國式法治非三權分立
【明報專訊】維權律師、「新公民運動」發起人許志永2013年爭取公民平權,被當局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刑事拘留,2014年1月被判監4年,... 詳情
新聞定格﹕5.「世界工廠」優勢漸失
【明報專訊】《泰晤士報》網絡版報道了有關中國經濟放緩的消息,中國2014年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3%,是5年以來最低增...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