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水客熱點石湖墟成垃圾街
清潔工﹕垃圾如山 見到都驚
水客棄紙皮 拾荒婦:多到執唔切
私院也迫爆 仁安300H近滿
父母憂帶B拜年 醫生:親友抱B先洗手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反思剝削不公根源 挑戰欠債還錢觀

【明報專訊】應否以撇債方式挽救希臘,近日成為市場與歐洲政壇爭議焦點。研究人類債務歷史的格雷伯早前接受法國《世界報》訪問時認為,若希臘激進左翼政府重新談判債務失敗,希臘人便有可能改投極右懷抱﹕「免債是唯一避免法西斯的方法。」

格雷伯提倡免債,即因為相信這是避免社會動亂等可怕後果的方法,也基於他對債務性質的了解。他在《債的歷史》一書中指出,債務在古典經濟學中一直被忽視,自阿當史密斯創造了一個沒有債務及信貸的「完美市場」後,經濟學家一直將「市場」看成人類自由的最高體現。欠債被視為十惡不赦,成為各種不公義行為的藉口。

人情關係演變金錢轇轕

經濟學一直宣稱貨幣出現是針對人類以物易物的不便,但格雷伯認為,以物易物根本沒在歷史出現過,反而債務從歷史一開始便出現。他指出,早期社會中人有需要時便跟鄰人借東西,待日後歸還,這是一種互助、互相拖欠人情的關係。金錢出現卻改變了這一關係。格雷伯稱,金錢是因為國家要支付戰爭開支而出現。當債務貨幣化後, 負債者跟債權人的關係變成一種脫離社會脈絡的單純計算關係。追債變成天經地義,農民因失收跌進萬劫不復的債務深淵,子女也要受牽連。「欠債還錢」變成剝削低下層的藉口。

放生大財團 逼絕低下層

目前圍繞希臘問題的一大爭議,是普羅大眾應否為決策者與金融市場操盤手製造的危機承擔苦果。格雷伯稱, 人類社會對「欠債」賦予過多道德意義,令債務成為統治者及資本家控制百姓的手段。以「欠債」之名,債權人可以奴役負債者甚至其子女。他指出,1980年代英美新自由主義經濟鼓勵增加借貸促進經濟,令更多百姓跌入債務深淵,但當金融機構爆煲可獲納稅人拯救時,低下層卻一定要「欠債還錢」,被收樓。

格雷伯稱,自美元1971年跟黃金脫u,世界再次進入信用貨幣時代,債務危機無休無止。他指出,信用貨幣在史上並不新鮮,但古時統治者為免債權人跟官僚聯成一氣壓迫社會低下層,往往不時將債務一筆勾銷;可是今天,統治者不免債之餘,IMF這些龐大金融機構還以維護債權人為己任。格雷伯要批判的,其實是經濟學家看待人際關係時把一切化約為可量化價值的方式。他認為,若市場本身並非經濟學家所宣稱般自由,人類並沒自由作出真正的借貸承諾,那麼「欠債還錢」是否絕對便值得反思。

 
 
今日相關新聞
10個詞彙看世界 (二)革命﹕債務/氣候 新世代變革火線
政治體制難容 美左翼苦尋出頭天
反思剝削不公根源 挑戰欠債還錢觀
延伸閱讀﹕避免資本崩潰浩劫之道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