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星:發展好時機欠人才 200公司申駐科學園 兩年增67%

[2015.07.26] 發表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馬錦星認為,本港可發展「再工業化」研發精密工程和生物醫學等,並承認科技園過去沒善用3個工業h用地,已向政府建議修訂進駐條件,優先吸納對本港經濟有持續增長的創科產業。(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香港近年銳意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科研重地之一的香港科技園,今年有200間科技公司申請進駐沙田科學園,兩年間增加近67%。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馬錦星表示,現時是發展創科產業的「好時機」,但缺乏人才,而過去10年本港經濟漸「單一化」,側重金融和旅遊,「情G就像一張三腳椅,若一個產業受經濟衰退影響,整張椅就倒塌」。

明報記者 余瑋

培育500公司 八成存活

科技園籌劃作科技創業和生物科技的「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數據顯示10多年來培育約500間科技公司,至今約80%仍在營運,籌集逾10億元天使或風險基金,共取得逾800個知識產權專利,當中申請宗數過去兩年明顯增長,由2013年約有120間,增至今年200間,增幅近67%,成功申請比例則由2013年65%減至今年50%。

新血不足支持產業

馬錦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現時本港發展創科產業屬好時機,但當下最缺乏人才,每年培訓專才仍未足以支持產業。

馬錦星認為,若本港循「再工業化」方向發展,重點發展6至8個高科技產業,可增加新就業機會和帶動出口貿易。

新產業可貢獻15至20年

他舉例,中國和美國的製造業佔全國GDP分別為32%和13%,相對本港則不足2%,故本港有空間善用多間大學科研,發展新興科技和自動化生產,如以現代光學機器取代人手檢測產品品質,或在港生產新醫藥,製造一個可維持15至20年的生態經濟。

他舉例,從美國矽谷回流香港的鄭灼榮,2003年加入科培計劃後研發電路晶片設計,至今營業額高達8億元;另有從美國回流的老夫婦,看中香港貼近中國市場,4年前參加計劃進駐科學園,研發糖尿病唾液試紙,偵測身體葡萄糖濃度等。

望創科局領頭 倡借鑑鄰國

馬錦星期望,待政府設立創科局後,可統籌和鼓勵不同政府部門帶頭使用本港創造的新技術和產品,科技園希望協助政府、產業、大學和研究院四大持份者聯繫合作的可能性。

他又建議,港府可集鄰近國家創科經驗之大成,如新加坡政府執行有關項目時效率高,因而吸引海外企業投資;韓國政府則多與大型私企合作科研,而台灣創業家的膽識亦值得港青借鏡。

更多港聞
貨物被扣損失近億  秦錦釗向海關索償
【明報專訊】被稱為「豪宅大王」的商人秦錦釗捲入走私案,2012年遭海關搜查旗下多家公司的辦公室,檢去大批文件後轉交內地執法部門,一批於屯門內... 詳情
百港大畢業醫生聯署促任命副校  畢業生議會擬提罷免校委李國章
【明報專訊】港大校委會上月以「等埋首席副校」為由,未有按物色委員會建議,任命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當副校長。102名港大畢業的醫生,包括以往極... 詳情
校友陳志雲拍片質疑校委
【明報專訊】在發生副校長任命爭議後成立的港大校友關注組,昨日在Facebook專頁上載校友影片,包括1983年港大畢業生的商台首席智囊陳志雲... 詳情
36團體聯署反基本法教材
【明報專訊】36個民間團體聯署反對教育局今年4月出版的基本法教材。參與聯署的學民思潮前發言人劉貳龍質疑,教育局將國民教育透過分拆「借屍還魂」...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大學生從廣州乘飛機來港,擬轉機前往台灣,在機上偷竊屬國泰航空有限公司的救生衣,遭香港機場保安發現。內地生昨於屯門裁判法院承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