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你識唔識﹕ISIS恐襲 血染夜巴黎
配對題﹕
問答題﹕
《明報通識網》﹕「時事通識問答比賽」
通識講場﹕港鐵服務爭議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知識增益﹕舊衣回收贈落後國 打擊當地製衣業

【明報專訊】自1992年起,加拿大藝術家發起「不消費日」(Buy Nothing Day),希望人們能在當天不消費,以及反省消費的意義。自1997年起,不消費日定為美國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後的星期五(Black Friday),因為於美加地區,很多商店於當天會舉行大規模減價促銷活動,吸引大量市民瘋狂購物。

環團籲市民源頭減「費」

雖然香港沒有慶祝感恩節的傳統,不過環保團體指出,歐美的速食時裝品牌進駐香港、網絡購物的便捷,以及本地節日消費文化等影響,商人在聖誕節、新年等推出排山倒海的宣傳和折扣優惠,令不少市民一時衝動,購買不需要的衣物。據信用卡「2014年消費者網購習慣調查」,在500名每周最少上網一次的受訪者中,84%曾於過去三個月最少網購一次,而最受歡迎的網上消費類別為衣物及配飾,佔46.2%。

綠色和平指出,本地每日平均棄置舊衣物近300公噸,惟回收率在2014年只有3.9%。將舊衣物回收雖然是較環保的方法,不過,有環保團體發現回收衣物同樣會衍生其他問題。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 2001年製作的紀錄片T-Shirt Travels中 ,大量的二手和回收衣服進口非洲國家贊比亞,令當地製衣工業受嚴重打擊,製作人在當地的村落發現由老人到孩子,都穿著由西方國家進口的二手衣物。在全球化下,工業成本往往由發展中國家所承擔,如贊比亞、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更充當發達國「垃圾場」的角色,接收各樣二手貨。有環保團體認為,回收衣物固然比棄置衣物好,但更重要的是市民需要改變消費模式和習慣,不要認為回收就等同「好環保」、盡了環保責任。

■相關概念

消費主義 (consumerism)

商品化 (commercialisation)

循環再用 (reuse)

多層思考

1. 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指出及解釋港人的消費和棄置衣物模式有什麼問題。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你認為將衣物回收對減少環境污染有多大程度的幫助?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資料

1. 綠色和平:www.greenpeace.org/hk

2.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T-Shirt Travels網頁:www.pbs.org/independentlens/tshirttravels

◆答題指引可到以下網址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51207BO.doc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港人年棄11萬噸衣物 夠填2.5萬個大球場
知識增益﹕舊衣回收贈落後國 打擊當地製衣業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