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1941年12月28日,日本陸海軍在香港島舉行入城式。(圖:香港歷史博物館)
放大
 
日軍舉行入城式期間,在香港上空盤旋表演的日軍飛機。(圖:香港歷史博物館)
放大
 
日本駐香港的最高陸軍指揮官酒井隆中將。(圖:香港歷史博物館)
放大
 
日本駐香港的最高海軍指揮官新見政一中將。(圖:香港歷史博物館)
放大
 

其他新聞
閱讀篇章:同舟共濟
閱讀篇章:答案
文言範文:人與仁義單元模擬試題分析
文言範文:參考答案
5**寫作:〈淺閱讀是另一條出路〉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博看世界:日佔三年零八個月的序幕——香港入城式

【明報專訊】背景:

1941年12月8日(美國時間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後,太平洋戰爭隨即爆發;同日上午,日軍從深圳南下新界,進侵香港。雖然香港守軍頑強抵禦,但戰事只持續了十八天,港督楊慕琦於12月25日宣告投降。然而,日軍並沒有立即入城,而是選定在12月28日舉行隆重的入城儀式。

人物:

酒井隆、新見政一

時間:

1941年12月28日

地點:

九龍界限街和彌敦道、香港島太古船塢、跑馬地、銅鑼灣、軒尼詩道和德輔道中

香港入城式:

12月28日,日軍特意在九龍半島和香港島舉行入城儀式,藉此展示日本海、陸、空的軍事力量,既可耀武揚威,亦收震懾民心之效。當時駐香港的日本陸軍和海軍的最高指揮官,分別是日本第二十三軍司令酒井隆中將,以及第二遣支艦隊司令長官新見政一中將。

下午2時,二人在九龍半島界限街和彌敦道等地進行入城式後,便分乘兩艘艦艇橫渡維多利亞港,前往香港島。他們選擇在日軍於12月18日首個登陸港島的地點——太古船塢登岸,藉此悼念當日喪命的日軍。其後二人乘車前往跑馬地掃桿埔,沿途檢閱了海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及後在銅鑼灣東角轉乘馬匹,率領二千多名日軍,浩浩蕩蕩地前往中上環,途經軒尼詩道和德輔道中。沿路日軍手持軍旗和軍刀排列,軍樂隊亦吹奏軍樂曲。雖然日軍鼓勵華人參與,但大部分人只是冷眼旁觀。

酒井隆和新見政一沿電車路抵達上環,隸屬酒井隆的第三十八師團團長佐野忠義率領陸軍部隊在場恭候。日本空軍這時派出三四十架戰機,列隊由東至西橫越港島上空,表演各種隊形及航空絕活;戰機低飛時投下大批宣傳品。下午4時10分,入城式準時完成,酒井和新見乘車抵達總督府,酒井隆在府內致詞和祝酒,宴會持續了約一小時,至5時半結束。日軍這場浩浩蕩蕩的入城儀式,為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揭開序幕。

兩指揮官的下場:

1945年8月,日本戰敗並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軍國主義者相繼成為階下囚。酒井隆在入侵香港期間,因犯下無數戰爭罪行,殺害過百名戰俘、醫療人員和平民,於1946年5月在北平(今北京)遭國民政府逮捕,最終被南京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同年9月30日槍決。新見政一卻逃過法網,他在戰後擔任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特別講師,以及出任「海軍反省會」的最高顧問,至1993年逝世。

文、圖:香港歷史博物館

 
 
今日相關新聞
博看世界:日佔三年零八個月的序幕——香港入城式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