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故事﹕熱心教師 身教壞學生

[2016.06.01] 發表
Carol(圖)在群育學校學懂待人處事,很想為學校平反。她說學校院長很貼心,曾寫聖誕卡給她,上款特意形容她「超級可愛」(下圖)。(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人人都會犯錯,但人人都不想犯錯。常說學校是個讓人從錯誤中成長的地方,但不僅學生會犯錯,教師及社工的行事為人亦未必是榜樣,讓我們看一個過而能改的故事。

陳黃淑芳「壞女孩」 轉介群育知改過

「主流學校學生犯錯,你可以理解,為何群育學校學生犯錯就不可以?」出身自屯門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的Carol,中一時記了15個大過,曾用椅子擲向教師,換來關心鼓勵,卻仍未懂事;直至中三獲轉介至群育學校,得到更多愛與包容,打架後被問「值得咩?」,在亂罵人時第一次聽到「你可以改謘v,終醒覺命運在自己手中。

如今Carol不再打人和亂發脾氣,自力更生,她說「沒群育學校,沒今天的我」,上周得悉母校有教師反對群育學校遷至其毗鄰,她沒有生氣,亦無怪責教師們,但想起昔日曾愛惜自己的老師,感到不解,「老師不是該有教無類嗎?」

˙文化概念˙

有教無類

被尊稱為「萬世師表」的孔子提倡「有教無類」,不因學生的資質或身分地位而拒絕教導。他的學生來自各個階層,有平民如顏回、曾參,也有貴族如司馬牛。他收學生也不限於魯國同鄉,也有衛國人子貢、子夏及吳國人子游等。

◆舊校椅擲老師 反成交心友

Carol來自單親家庭,8年前升中時很反叛,吸煙、逃學、打架、罵老師,於是常被罰企、罰停課。她說那時常在校內苳漶A有些老師看茼憛A淡然道「call白車送入急症室」,再轉介她看精神科,她未感受到愛。但好老師還是有的,一次她因留堂發脾氣,拿椅子擲向班主任林老師的腳,對方愕然,哭道﹕「我真的很不開心,你知不知你擲痛我?」但老師沒將她交給訓導主任處置,反而跟她細談發脾氣原因,Carol道了歉,此後每碰見林老師,即捉茼o談自己的困難,「她常關心和鼓勵我,說『你得鵅z」。

Carol也喜歡訓導主任黃老師,一次她偷偷帶手機被沒收,按規矩要由家長到校取回,但黃老師知道她跟母親關係差,放學時對她說「見你這陣子乖了很多,交還給你」。中三那年,學校社工轉介她入讀群育學校,黃老師不忘對她說「加油、努力,這堙y唔得』,就轉去另一處」。

群育校老師「唔識教到識」

Carol坦言不喜歡當天跟進她的社工,「她的語言、神情都好像在說,不覺得我會改變」。轉讀群育學校後,是另一回事。那堥C班最多有10名學生,老師教學「唔識教到識」,她上課睡覺,有老師按摩她的頸,「無所不用其極」把她弄醒,「我不會怪她,覺得老師真心對我們好」。也有老師即使全班同學在睡覺也堅持講課,Carol說當年覺得對方很體諒學生睏,如今回想則「勁後悔,很對不起她」。

˙文化概念˙

因材施教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故提倡「因材施教」,以應不同學生的需要。如一次學生子路和冉有同時問他「聞斯行諸?」,即是否應「聽到就做」,他虒衝動的子路凡事應請教父兄才去做,而鼓勵個性謙讓退縮的冉求勇敢行事。

◆老師溫柔面對「爛口」 不聽書「勁後悔」

群育學校的老師總鼓勵學生用心讀書、噓寒問暖。一次去台灣交流,她嫌地道東西難吃,老師也會不斷「部v她「試黻捸v。Carol坦言,那堛瑣ル矷u爛口又粗魯」,但老師總保持溫柔,「不會怪你、避開你或面黑」。……

……又有一次,她放假期間因通宵沒回家,又被取消假期,回校大發脾氣,見人便用粗口罵,社工問她:「你癲夠未?有沒有想過為何會這樣?你可以改好的,下次你放假晚上回家便可以了。」這句「你可以改」,從沒人跟她說過。從此她改掉亂罵人習慣,也嘗試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

——摘自《明報》2016年5月11日A3〈陳黃淑芳壞女孩 轉介群育知改過〉

˙想一想˙

1. 你曾感到不被理解和愛護嗎?為什麼?

2. 你曾犯什麼過錯?你會請求別人原諒嗎?

3. 這件事如何體現老師「言行身教」的重要?

整理:鄒靖儀

圖:資料圖片

更多教育
時事練習題﹕歐洲賽唱反俄歌 烏克蘭歌后稱冠
【明報專訊】(難度:★★★★★) 憑一曲《1944》爆冷奪魁 歐洲歌唱大賽於5月1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代表烏克蘭出賽的克里... 詳情
【明報專訊】以此新聞作事例,演繹以藝人擔任宣傳大使的利弊(參考2014年文憑試口語試題) 「以早前為烏克蘭出賽的克里米亞女歌手賈馬拉為... 詳情
語文遊戲
【明報專訊】農曆五月是為仲夏,代表炎炎夏日已經到來。不僅我們會對各項水上活動躍躍欲試,各種冬眠動物也開始活躍起來,你對有關動物的成語或諺語有... 詳情
【明報專訊】出處:《戰國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 詳情
趣學古人﹕李斯愛權 死於權鬥
【明報專訊】韓非子金句 ˙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 心胸開闊,便能看到事物的真象;內心平靜,便能掌握事情的動向。 ˙使...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