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號成歐美法庭證據趨增

[2019.07.10] 發表
一個表情符號勝過千言萬語,可謂不少現代人寫照,也可成為法庭證據。(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現代人生活離不開手機,手機表情符號(Emoji)成為重要溝通工具,近年在歐美法庭表情符號作為呈堂證據愈趨常見,應否採納、如何解讀,掀起司法界一番爭論。

一個表情符號勝過千言萬語,可謂不少現代人寫照,表情符號不只改變大眾生活,更入侵法庭,以表情符號作呈堂證據的案件,近年在歐美呈上升趨勢,美國今年上半年已有近50宗,幾乎追平去年。涉及的大多是刑事、性罪行案件,例子之一馬薩諸塞州前年一宗謀殺案,檢察官主張接收這表情符號的人,知道某些事情要發生。也曾有職場訴訟被解僱員工以上司傳來的訊息,有多個笑臉符號為證,稱公司對其離開感到高興,大家是否同意以上說法?抑或如法庭般控辯雙方各執一詞?

要解讀表情符號,難題在於其並非共通語言,如何揣摩發訊人用意是認真還或開玩笑,根本無準則。更棘手的是,表面看來無特別含意的符號,特定環境下或另有意思,例如楓葉與雪花可被用作毒品代號、一個皇冠、一隻高跟鞋、一袋錢,組合起來竟可與賣淫扯上關係。

文字訊息傳遞不時有落差,表情符號也不例外,同樣是槍械,不同程式或作業系統,呈現截然不同的圖案,正因表情符號的世界可以如斯複雜,如何處理,法庭未有指引。業界則普遍認為,司法體系應及早擬定準則與時並進。

更多國際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