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疫下逾半青少年感壓力 六成稱遇精神問題拒求助

[2022.01.31] 發表
啟勵扶青會調查發現,疫下過半受訪青少年感到壓力,六成人不主動求助,項目經理吳芷旻(右)說,不少年輕人將見社工標籤化。行政總監蕭加欣(左)建議學校將「社交與情感技能學習」納入常規課程。(鄧佾文攝)

【明報專訊】非牟利機構啟勵扶青會調查發現,疫情下過半受訪青年分別因學業、升學、工作和社會問題等感到壓力,六成人稱遇到精神問題不會主動求助。項目經理吳芷旻說,年輕人將見社工求助污名化,「有問題的學生才去,大家或覺得自己不開心是有問題」,冀他們消除標籤,明白尋求支援乃普通事情。

機構稱「見社工求助」被污名化

啟勵扶青會去年9月至10月於網上用問卷訪問1352名青少年,介乎14至24歲,約九成人是大學和中學生,其餘為在職、待業或失業青年。

調查發現51%受訪者(約690人)認為自己有壓力,3%(45人)自評目前「壓力極大」(見表)。當中有壓力者表示,過去一年不在最佳狀態、沒原因地疲憊,以及對自己生氣或失望。整體亦有60%受訪青年(約811人)表示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時,不會主動尋求協助。

調查又反映,在學受訪青年壓力來自學校或學業、缺乏時間和升學及未來發展或失業;在職青年壓力則來自工作、缺乏時間和社會問題。啟勵扶青會行政總監蕭加欣估計,年輕人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在新冠疫情下特別明顯,令年輕人覺得未來發展和學業或受影響。

為及早介入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轉介至適合輔導機構,啟勵扶青會去年3月試推「呼蜂喚語」服務,由社工或受訓員工處理來自兩所學校的34宗求助個案,新年後將擴大至服務全港所有學校;亦招募約30名中學生擔任「朋輩支援大使」,以聆聽和陪伴求助的同儕。有需要求助的14至24歲青少年,可發WhatsApp或Signal信息至熱線5647 6688。

更多港聞
元朗南邊圍村長 車內猝死
【明報專訊】六旬漢前日被發現於一輛停泊在元朗教育路的私家車內昏迷,由接報到場救護車送院,搶救後不治。據了解,事主為元朗南邊圍村長陳禮喜,相信... 詳情
300解放軍首入中區碼頭升國旗
【明報專訊】駐港部隊繼前日發稿祝賀全港市民新春快樂,昨清晨首次派遣近300名官兵代表,進入中區軍用碼頭參與升旗。上午7時許,78名駐香港部隊... 詳情
大灣區GBA專題:疫下銷售點化整為零免聚集 無阻「捧桔」習慣 虛實花市人潮湧 灣區年味濃
【明報專訊】明天便是虎年大年初一,今年春節期間內地雖有疫情,但新年喜慶不減。為免人流太聚集,廣東省今年繼續採取「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原則,... 詳情
【明報專訊】除了年貨年花,過年大事還是那一桌年夜飯。據內媒報道,廣州多間酒樓食肆今天的包廂房間早於大半個月前已訂滿,大廳預訂率也在八九成左右... 詳情
【明報專訊】春運首日筆者赴車站採訪,發現街訪變得不易做。疫情氣氛下,提早回家的人們對於緣由似乎都不願多談。今年政府繼續呼籲「就地過年」,不過...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