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傷肝?
醫生揭「爆肝真正原因」 致死率高

[2022.02.08] 發表

網友愛用「爆肝」一詞來形容熬夜、加班的過度操勞者,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敬睿分享,身邊有不少工程師好友,常常自嘲「累到要爆肝」,但在醫學上並無「爆肝」的病名,較接近的應該是急性肝衰竭,為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然而,該疾病並非與長期熬夜太累有關,常見5大病因一次看懂。

肝臟究竟會不會爆開?陳敬睿醫生解答,在醫學上並無「爆肝」的病名,應為急性肝衰竭,又稱為「猛爆性肝炎」,其不單只是熬夜覺得累,而是種高危險性、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

在華人社會,超過60%與B型肝炎感染直接相關,因此A、B、C型肝炎患者即使無徵狀也要定期回診檢查肝機能,平時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防止肝指數飆高。

造成急性肝衰竭的原因一次解答

1.病毒性肝炎:最常見原因就是「B型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約有1%會導致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則有約0.1%的機率;至於C型肝炎則較罕見。

2.藥物誘發:過量服用特定種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其中主要成分為「乙醯胺酚」的鎮痛解熱藥物(俗稱普拿疼)最常見。若未聽醫囑而過量服藥,當毒性代謝物無法被排出,造成大量肝細胞壞死引發肝功能異常。其他如降尿酸藥物,某些治療肺結核藥物也可能誘發肝損傷。

3.亂服草藥、偏方: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中藥和補品,可能因含有肝毒性成分而釀成急性肝衰竭。

4.飲酒過量: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若長期大量喝酒,當身體免疫反應被誘發,大量肝細胞發炎甚至壞死,便會造成急性肝衰竭。

5.代謝異常疾病:例如雷氏症候群、威爾遜氏症、妊娠性脂肪肝等,但並不常見。

陳敬睿醫生指出,急性肝衰竭大多來得又急又快,病程初期徵狀就像一般肝炎,容易疲倦、噁心嘔吐等;接?出現黃疸、茶色尿,最明顯就是眼白變黃;隨?肝組織損傷加劇,肝臟失去製造蛋白質和白蛋白功能後,體內水分積聚在下肢或腹腔,腹水還可能造成嚴重腹膜炎。

他接?說,當肝臟功能持續喪失,體內的氨無法被代謝排出,含氨物質隨血液到達腦部傷害中樞神經,患者會開始出現肝性腦病變,而出現感覺異常、情緒改變、嗜睡等,嚴重會發生肝昏迷。由於病程發展快,一旦發現皮膚或眼白發黃應立即就醫。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