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咳嗽超過兩周未必是新冠傷風
肺癌襲年輕人 不抽菸也中招

[2022.05.05] 發表

肺癌位居十大癌症第二名,但徵狀在早期卻不容易被發現,且不少患者甚至根本沒有抽菸的習慣,往往確診時感到錯愕。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生徐博奎表示,肺癌早期徵狀雖然不明顯,但依然有跡可循,可提高警覺,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肺癌4大種類,相關徵狀略不同。

徐博奎醫生表示,肺癌可分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包括了大細胞肺癌、鱗狀上皮癌及肺腺癌,台灣最常見的以肺腺癌居多。

早期的肺癌大多沒有明顯徵狀,通常有徵狀大多已進入第二期、甚至第三期或更晚,除了久咳、疲累、易喘以外,也會隨位置、型態有所不同。如小細胞肺癌一開始就容易出現器官轉移,擴散較快,徵狀就可能出現相關位置的疼痛,如轉移到淋巴結身上便容易在頸部、鎖骨上摸到腫塊,轉移到骨骼便會出現骨痛。而大細胞肺癌也容易轉移到淋巴或其他器官,進而出現相關徵狀。鱗狀上皮癌位置多常見於大的支氣管,會更容易有咳嗽、咳痰、咳血的徵狀。台灣最常見的肺腺癌則早期徵狀不明顯,而若較靠近肋膜也會出現胸口疼痛。

沒抽菸也可能得肺癌!醫指8種人都要留意。

民眾對於肺癌的印象,認為大多和抽菸有關,常見沒抽菸者便忽略久咳、又或者得到肺癌時感到驚訝,「我沒抽菸阿,怎麼會?」事實上,肺癌的風險因子並不只有抽菸,其他像是經常暴露在二手菸、油煙、室內外空汙、化學或輻射、部份芳香精等環境中,也是相當重要的風險因子,而遺傳、家族史和慢性肺部疾病也和肺癌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華人因民俗信仰、文俗風情有不少宮廟、廟宇,不少民眾會經常到此拜訪,線香所燒出來的煙也是風險之一,需注意的也包括相關工作人員,而在家中有神桌、常常燒線香的民眾也需多留心。醫師表示,信仰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若無可避免,那麼至少也要注意相關徵狀。

另一方面,肺癌也常被認為是中老年族群才會出現的癌症,未到此歲數便也沒有留意,醫師表示,雖然肺癌較普遍的的年齡層約在50∼70歲,但年輕人也有可能會罹患肺癌,特別是上述風險接觸較多者,醫生就曾遇過20多歲患有肺癌的年輕人,不過這也是因為現代醫學進步,相關檢查普及,年輕族群也有機會在早期就被發現,因此提醒上述相關風險族群定期做相關檢查,如健康檢查、低劑量電腦斷層等。

太晚發現肺癌怎麼辦?醫:別放棄,治療方式很多!

徐博奎醫生表示,肺癌和其他多數癌症一樣,愈早發現預後愈佳,以普遍關注的五年存活率來看最常見的肺腺癌,第一期約有80∼90%,第二期則約60∼70%,第三期約降至30∼40%,到了第四期則為20%,愈晚發現當然治療也就相較不容易。

不過即便發現得晚也別放棄,隨醫療日益發達,現在治療肺癌的方式非常多元,早期肺癌治療還是多以手術為主,現代講究個人化治療、精準治療。

例如在確診時就會進行基因分析,研究患者適合何種治療,第一期若無法或因考量不願接受手術治療者,也可以採用放射治療、射頻消融治療法、冷凍治療等進行控制。而第二、三期,除了手術治療也有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全身性治療,局部侵犯型的患者就可以在手術前用這些方式縮小腫瘤或手術後加強癌症控制,減少復發。

第四期即使不便手術,也都可以全身性治療獲得良好的控制,重點就在與醫生多加討論,一同找出最佳方案。

咳嗽超過2周要小心!沒抽菸也要注意6徵狀。

徐博奎醫生再三提醒,肺癌早期徵狀大多相當不明顯,甚至沒有徵狀,較容易注意到的就是咳嗽、疲累、易喘,而若出現胸痛、咳痰、咳血,此時進程也已較晚,因此提醒若有出現長期咳嗽達兩周的民眾應盡早就醫檢查,一般感冒通常1周就會好轉,咳了兩周還未好,雖然未必就是肺癌,但也還是進行一番檢查為佳,以利揪出早期肺癌,或排除癌症可能也有利治療久咳的原因。

風險族群或如有疑慮,可至胸腔科進行胸腔X光檢查,而早期的肺癌腫瘤較小,X光也可能檢查不到,也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進行篩檢。

更多健康醫事
看手機有如電筒照眼
眼睛酸澀時,你習慣轉動眼珠、揉揉眼、或轉換視線焦點嗎?小心,這些行為可能踩到護眼誤區! 李立慈營養師表示,偶爾看向遠方、閉上眼睛、適度... 詳情
拉肚子喝運動飲料?
食慾大增,麻辣火鍋、羊肉爐、薑母鴨等好料下肚,萬一食材不夠保鮮乾淨,就很容易造成腹瀉問題。腹瀉相當痛苦,像許多人已習慣生病、拉肚子時隨手拿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