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將末期癌症變成慢性病

[2022.06.06] 發表

【明報專訊】合成化學暨分子生物學有限公司(LSCCB)這次與Invitrocue香港分公司簽訂協議,展開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關係,還邀請到歐洲著名的癌症專家拉斐爾.羅素醫生(Rafael Rosell)以個人身分參與計劃,為該公司提供顧問意見。據悉,拉斐爾.羅素為西班牙巴達洛納IGTP醫院分子及細胞腫瘤學實驗室主任,以及巴塞隆拿Quiron Dexeus大學醫院羅素腫瘤研究所(IOR)的首席醫學家兼總經理。

合成化學暨分子生物學有限公司總裁、香港大學化學系教授支志明表示,特別希望將晚期的肺癌、肝癌和鼻咽癌等轉化為可以治療或控制的慢性病,令患者的存活期大幅延長,同時大幅減少副作用。

他解釋,晚期癌症治療方案選擇比較少,例如無法進行外科手術,藥物的選擇也較少,通常是用化療藥。以晚期肺癌常用的兩種化療藥「順鉑」(Cisplatin)和「卡鉑」(Carboplatin)為例,前者療效較好,但副作用較強,年紀大的病人很難使用;後者副作用較小,療效卻不夠強。

LSCCB研發了新一代化療藥,從初步體外癌細胞測試來看,其療效不錯。支志明希望,透過更長期體外癌細胞測試和人源小鼠測試,證明到這種新一代化療藥不但療效強,副作用亦較小,不止能夠抑制癌細胞,還能夠殺死癌細胞,至少在5年內不復發。

計劃測試中西藥混合療效

此外,他亦計劃測試一些中藥單方及複方,以及將中西藥多種療法混合的療效,希望至少可以測試到10多種中藥、數十種西藥以及免疫療法等組合。

Invitrocue香港研究員黃琳指出,體外癌細胞測試和人源小鼠測試各有優點。前者的做法是,從患者身體抽取小部分腫瘤組織,在體外的受控環境下,以3D技術培植他的癌細胞,待兩星期後形成患者的「腫瘤類器官」,用來測試多種抗癌藥。由於腫瘤類器官患者體內癌腫瘤極相似,所以能夠模擬出患者體內癌細胞對不同化療藥和標靶藥的反應,包括抗藥性。

這種測試優點是成本低、需時短,幾星期可以一次過測試出多種抗癌藥的效果,約3.5萬元已可以測試到8種化療藥或標靶藥。但缺點是只適用於實體癌腫瘤,血癌和淋巴癌並不適用。此外,由於在體外培養的只有癌細胞,並沒有人類免疫細胞,所以不能用來測試免疫療法。

至於人源小鼠測試,沒有這些限制。但其成本會高得多,所需時間亦較長。另外,體外癌細胞測試是屬於個人化的藥物測試,而LSCCB的計劃是希望找出適用於某一類人的藥物,而非某一個人的藥物,所以不能單靠體外癌細胞測試。

更多港聞
大灣區GBA專題:最美書店深圳篇
【明報專訊】雖說電子書盛行,但內地在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方針下,逛書店仍是不少市民日常節目,很多書店也不再是擺茪@排排書架的呆板形象...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赴英李永達 六四活動首露面
【明報專訊】前日係六四事件33周年,維園及銅鑼灣一帶滿街警察,燭光難聚。鰨外唔同地方,有在地港人同當地人聚埋一齊悼念六四,包括上年8月赴英... 詳情
【Emily】職人阿港赴英 盼留撐港聲 稱「一卷廁紙都有佢鴷帠B」
【明報專訊】近期唔少從事創作鴾H都因為政局而離開香港,繼vawongsir、阿塗等多個漫畫家離港後,擅長從打工仔角度創作、不時以黑色幽默暗諷... 詳情
【Emily】東涌生態海岸線 種紅樹林現「新鄰居」
【明報專訊】發展局長黃偉綸噚日鷅藾x分享土木工程拓展署鵅u紅樹種植計劃」。土拓署早前鰝F涌東新市鎮擴展區,設置長約3.8公里鴷港首條生態海...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