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乾加價下 兩年增1.2萬泊位 議員指各區需求不同 應訂長遠增長藍圖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增加違例泊車罰款(俗稱「牛肉乾」),由320元加至400元,被批評泊車位不足下加價不公平。運輸及物流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稱未來兩年將增逾1.2萬個泊位,其中將率先在泊車需求大的地區加裝共220個咪表,短期租約及公眾停車場料增逾3800個泊位,資助房屋及私人發展項目則預計提供逾萬泊位。不過,1.2萬個泊位中,暫已知專供商用車使用泊位僅約500個,佔不足一成(見另稿)。
有立法會議員稱樂見政府交代加車位規劃,但每區泊車需求不同,關注當局有否針對需求增加各區車位,否則只是「數字遊戲」;有議員則倡當局制定長遠全港泊車位藍圖,為每年泊位增長訂定目標。
需求大地區先增咪表位
財政預算案提出增加各項交通違例罰款,政府今年第二季將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預計立法會完成審議後約3至6個月內陸續實施。運物局昨回覆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透露未來兩年全港將增加1.2萬個泊車位,包括2026年內增設220個咪表,觀塘、灣仔、葵青及元朗等短期泊車需求較大和咪表使用率較高地區會率先增加;路旁商用車夜間泊位將增至少100個;未來兩年會出租的短期租約停車場料提供600個;已啟用及正施工公眾停車場則可提供1400個。公私營發展項目亦預留地方建泊車位,2026年落成的資助房屋料提供4700個泊位;按現時建屋進度估算,未來兩年的私人發展項目亦提供逾5400個泊位(見表)。
局方又提到,政府自2019年起已規劃一系列短中長期措施,增加3萬個泊位,商用車佔三分之一,過去3年已新增逾半、即逾1.5萬個泊位;私家車泊位與領牌車輛比例由2020年的1.1增至去年1.14,同期商用車的相關比例亦由0.64增至0.66。局方稱,有信心未來泊位供應會持續大為改善,考慮到「牛肉乾」已31年無調整,其間通脹已升逾七成,故認為「牛肉乾」加價25%屬溫和調整,且有助加強阻嚇,冀議員支持加價。
運物局:罰款加幅遜通脹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選委會陳紹雄稱,相信大部分委員原則上理解「牛肉乾」須加價,只是擔憂泊位不足司機要「硬食」,現樂見政府承諾加泊位,但兩年加1.2萬個泊位是否足夠,需視乎所加泊位是否有對應該區需求,目前文件無交代,倡政府調查及交代全港各區泊車供求數據,否則擔心加車位只是「數字遊戲」,泊位與車輛比例雖有改善,但實際上駕駛者、尤其商用車司機或仍難泊車。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民建聯陳絔g稱,樂見政府終交代加泊位規劃,但當中不少僅短期泊位,如咪表、夜間泊位等,冀政府增加更多長期固定泊位。他又稱,不止政府提及的4區欠泊車位,大埔區爭車位問題亦嚴重,倡當局研究調整發展政策,制定長遠全港泊車位藍圖,為每年泊位增長訂定目標。